王陽明不禁向著李桓看了過去,李桓也是一愣,顯然是沒有想到朱厚照竟然還將此事扯到了自己身上。

他的確是向天子舉薦過王陽明不假,可是也不像天子所說的那樣誇張啊。

不過李桓多少也明白天子的用意,這很明顯是想要替他賣王陽明這位未來閣老一份人情。

所以說李桓衝著王陽明微微一笑。

王陽明不見感激的看了李桓一眼,不管能不能入閣,李桓竟然對他這般的看重與推崇,甚至不惜向天子舉薦。

其他不提,單單是這一份看重就足夠讓王陽明感念於心了。

朱厚照將王陽明的反應看在眼中,心中頗有些小得意。

在朱厚照看來,王陽明年不過四旬,不出意外的話,按照那些閣老的年紀,王陽明入閣之後,只要不犯什麼錯,至少還可以幹上二十年。

有王陽明這麼一個同李桓交好的閣老在內閣當中,將來同李桓配合起來,一定是非常的融洽。

目光掃過百官,朱厚照眼中流露出幾分帝王威儀緩緩道:“眾卿以為如何?王卿家可有資格入閣否?”

那可是一任閣老啊,文官最高的追求,也是仕途的巔峰,滿打滿算也就那麼四五個名額而已。

天下官員千千萬,朝中官員數百上千,無數人都盯著內閣那幾個位子,平日裡為了爭取入閣的名額,百官明爭暗鬥,幾乎爭掉頭。

這要是換做以往的話,天子一句話就想將一名大臣簡拔進入內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是眾望所歸,否則的話,單單是百官的彈劾便足以將天子給淹沒了。

權力之爭,權力之爭,有權就有利,看看劉健、謝遷這些閣老吧,入閣之後,哪一家不是吃的盆滿缽滿的,家族利益瘋狂膨脹。

這會兒朱厚照提出讓王陽明入閣,可以說是最好的時機了,藉著方才錦衣衛拿人,震懾百官心神,可以說是最容易透過的一次,錯過了,可就再沒這麼好的機會了。

利益動人心,都說為了利益有些商人連死都不怕,這句話其實放在官員身上也沒有什麼區別。

想當年開國之初,太祖朱元璋為了整治貪腐,嚴令貪汙者剝皮實草,可是那些官員依然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顧朱元璋那隨時都有可能會落下的屠刀。

能做官的可都是聰明人,聰明人難道就不會趨吉避凶嗎?為什麼一個個的就忍不住心中的貪慾,最後被發現,拿去剝皮實草。

雖然說方才錦衣衛拿人的確是鎮住了不少人,也讓不少官員心中惶恐,但是當朱厚照丟擲了內閣閣臣的高位,百官之中不少人直接眼珠子都紅了。

心中的惶恐剎那之間煙消雲散,眼中就剩下了那閣老的位子。

爭,必須要爭啊。

成了那就是家族崛起,餘蔭萬代,他王陽明要資歷沒資歷,要經驗沒經驗,憑什麼可以入閣。

天子簡直昏聵啊,自己這般的大才放著不用,竟然去相信李桓這樣的奸佞小人。

能夠同李桓這般的奸佞小人走在一起的,不是奸臣那又是什麼,絕對不能夠讓王陽明入閣。

不少人心中直接閃過這般的念頭,有人的確是嚇怕了,可是有人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認為方才那一波波大清洗已經過去,接下來就是正正經經的議事了。

就見大理寺卿崔隆面色潮紅,眼中隱隱有狂熱之意露出,上前一步,衝著天子施以大禮,就在王陽明身旁拜下,沉聲道:“陛下,臣以為不可!”

崔隆陡然之間開口,自然是引得不少人的矚目,不少官員一臉愕然的看著走出去的崔隆,顯然是被崔隆的大膽給驚到了。

難道崔隆就不怕天子震怒嗎?

方才天子可說了,王陽明那可是李桓舉薦的,誰都知道王陽明同李桓同為欽差,走了一趟福建,兩人的關係顯然是非同一般。

要說李桓力挺王陽明入閣,眾人絲毫不覺得驚訝。

方才一些官員就是想到了這點,所以哪怕是非常想要站出來反對,卻又因為忌憚李桓,所以沒有動彈。

現在崔隆卻是主動站了出來表示反對,這就讓不少官員看到了希望。

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了第一個,那麼他們接下來自然就不怕了。

畢竟這種事情,只要開了頭,就算是天子不滿,李桓記恨,那也只會去記恨打頭的第一人不是嗎?

一時之間眾人盯著崔隆,崔隆彷彿是沒有注意到一眾人的目光一般。

做為宦海沉浮多年的存在,崔隆的經歷可是相當的豐富的,六部衙門,他至少都呆過一遍了,單單是看經歷的話,這資歷、閱歷乃至經驗絕對是夠了。

可是卻差了一點運氣以及人脈關係,想要進入內閣,不單單是要看能力,人脈以及運氣還是相當重要的。

許多官員明明有著進入內閣的能力,卻是被阻攔在內閣的門檻之外,說到底就是在朝中沒有人緣,底層缺少官員支援,想要進入內閣,其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