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看重李桓他們是知道的,可是什麼時候李桓就成了錦衣衛指揮使,天子對待李桓的信任以及態度也太過不正常了吧。

還有那些勳貴,他們在朝堂之上不是一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從來都是如同擺設一般嗎,為什麼對待李桓那麼親近,甚至親近之中都帶著一絲討好的味道。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些勳貴權柄沒了,也就剩下那點孤傲了,平日裡都是抱團取暖,便是對上幾位閣老,那也是沒有什麼好臉色。就算李桓成了錦衣衛指揮使,這些勳貴也不至於放下架子去討好李桓啊。

朱厚照環顧群臣道:“諸位卿家就沒有什麼事要啟奏嗎?”

先前便沒有人敢站出來,結果李桓鬧了那麼一下,更加的讓人摸不清天子的態度了,誰敢在這個時候出來啊。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剛剛進入到朝臣佇列當中的李桓突然之間站了出來,一臉肅色的向著朱厚照拜了拜道:“啟稟陛下,臣有奏!”

朱厚照聞言點了點頭道:“李卿有何事?”

李桓大步上前,走到御階之前,然後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一眾朝臣身上。

看著李桓的舉動,不少官員心中咯噔一聲,生出一股不妙的感覺來。

尤其是一些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官員,臉上禁不住露出幾分苦澀。

李桓沉聲道:“陛下,臣已連夜審訊了馮海、毛紀、耿立、彭光、陳就等人,根據這些人交代,已經確定數十名官員涉及謀害陛下的大案。”

轟的一下,在場一眾文武官員只感覺腦袋差點炸了。

謀逆大案,數十名官員涉案其中。

一時之間就算是心懷坦蕩之人這會兒也感覺渾身發寒,哪怕是明媚的陽光照耀在身上,仍然有一種墜入冰窟的感覺。

那可是謀逆的大案啊,別看李桓口中說著確定的就有數十名官員,可是許多官員都知道,這還只是一個開始罷了,搞不好這就是一樁史無前例的大案。

想一想當年太祖朱元璋在位之時,胡惟庸案、藍玉案、那可都是按照謀逆大案來辦的,每一樁案子所涉及的人員都有上萬人之多,不知多少重臣勳貴倒在了謀逆大案當中。

其他的案子也就罷了,可是但凡是涉及到謀逆大案,尤其還是謀刺天子這樣的大案,要是不殺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那才是怪事。

朱厚照聽李桓說單單是審訊出來的就有數十名官員,登時眼睛都紅了,深吸一口氣,強自壓下內心的怒火,讓自己不至於失態,即便是如此仍然是聲音有些歇斯底里的道:“誰,到底都有誰!”

李桓目光掃過眾人,幾乎所有人都嚇得縮著脖子,生怕被李桓給點了名字。

要知道這會兒誰的名字從李桓口中吐出,那就等同於是上了閻王爺的名單了,而且還是一家子九族全上的那種。

就聽得李桓緩緩道:“兵部尚書康仁,李某且問你,費宏帶給馮海的那一份兵部調兵文書又是何人所批,何人加蓋的兵部大印?”

康仁噗通一聲直接軟倒於地,額頭之上滿是冷汗,砰砰叩首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那反賊費宏如何拿到的調兵文書,臣實在是不知啊。”

只看康仁這般反應,就算那兵部調兵文書不是出自他手,他康仁乃是兵部尚書,如此謀逆大案,康仁顯然是罪責難逃。

看康仁模樣,朱厚照莫名的心頭火起,猛地一甩衣袖衝著四周的錦衣衛喝道:“給朕將康仁拿下。”

頓時康仁便被兩名錦衣衛給拖了出去,百官瑟瑟發抖,耳邊尚且還回蕩著康仁淒厲的哀求之聲。

李桓的目光在群臣之中巡視著,突然之間李桓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道:“武定伯侯盛……”

李桓話音落下,就見勳貴之中,一道身影突然之間撲向李桓,準確的說應該是撲向天子朱厚照。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自然是看的許多官員一愣,顯然那暴起發難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被李桓點了名字的武定伯侯盛。

張侖、朱輔幾名勳貴見狀不由面色大變,幾乎是本能的大喊護駕。

只是朱厚照站在御階之上,看著撲向自己的侯盛,眼眸之中絲毫沒有擔憂以及畏懼,只有深深地不屑以及可憐。

侯盛在一眾勳貴當中,名頭還是相當不小的,尤其是一身修為不差,在諸多幾乎將祖宗傳下的家學都給忘記的差不多的勳貴當中,絕對算得上是一個佼佼者了。

只可惜他那一身實力雖然看著不差,但是也要看同誰相比。

李桓就站在朱厚照身前的御階下,想要接近天子,必然要先越過李桓這一關。

看著侯盛撲向天子,李桓直接便是一拳轟出。

侯盛從來就沒有見過李桓出手,自然不知李桓底細,甚至可以說心中根本就沒有將李桓放在心上。

他的注意力幾乎都放在天子身上,眼見天子連閃避的意思都沒有,侯盛眼中閃過幾分喜色。

如果說能夠擒了天子,他未必不能挾持天子逃出京師。

只是下一刻,一股勁風襲來,侯盛下意識的揮拳向著李桓迎了上去。

咔嚓一聲,就聽得一聲骨頭碎裂的響聲傳來,隨即就見侯盛整個人被李桓一拳打飛了出去,重重的墜落在地,口中發出淒厲的慘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