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膨脹的文官集團【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東陽見狀不禁呆了呆,下意識的同楊廷和對視一眼,楊廷和眼中流露出幾分無奈之色,在一眾官員注視下,緩緩上前,同謝遷跪在一處。
心中暗歎一聲,李東陽邁出步子,同樣也跪在了那裡,隨著諸位閣老跪下四周官員一個個可謂是激情澎湃,噗通,噗通的眨眼之間便跪倒了一片。
不得不說,這一幕真的非常的駭人,上百人身著各種品級的官服,就那麼在宮門前跪倒了一片,如此情形任是誰見了都要心生震撼。
把守宮門的幾名小太監已經是被嚇傻了,滿是愕然的看著面前黑壓壓一片的官員。
自從一大早,大量的官員匯聚於宮門之前,京師之中一直都在關注著昨日李桓拿人事件進展的人都將注意力投了過來。
距離宮門處最近的一處酒樓之上,一間靠窗的的廂房之中,幾名衣著華貴,貴氣十足之人正聚在廂房之中。
臨窗而坐的老者若是有朝臣見了肯定會大為吃驚,因為這位老者便是承襲英國公爵位,執掌京營數十年,輔佐數代君王的大明勳貴之首的大明當代英國公張懋。
除了皇家之外,英國公絕對算得上是大明最為尊貴的人之一了,能夠同其同處一室者,顯然也沒有什麼普通人。
成國公朱輔、定國公徐光柞、寧陽侯陳繼祖、豐城侯李璽,幾位公侯一大早便來到了這一處酒樓,目的不用說,自然是要看百官叩宮,天子是何反應。
做為大明武勳一系的領頭人,英國公張懋顯然是在場諸人之中身份最尊者,而其餘幾人也是如今大明武勳一系的中堅力量。
只可惜自大明土木堡一役,一大批勳貴亡於沙場,自此大明武勳的力量便如江河日下,原本大明朝堂之上,文臣、武勳相互制衡,兩條腿走路的局面一下子被改變,自此文臣壓倒性的佔據上風,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的局面就此出現。
隨著武勳在朝堂之上喪失了話語權之後,大明後代皇帝為了同文官集團爭權不得不扶持宦官對抗文官集團,司禮監執掌大權方才成為常態。
說實話,做為武勳與國同休的存在,別人或許會怕錦衣衛權柄滔天,但是他們卻是不怎麼懼怕。
拋開開國之初太祖朱元璋清理朝堂之上居功自傲之武勳,大量勳貴為錦衣衛所抓,自那之後便鮮少有錦衣衛會去找武勳一系的麻煩,尤其是土木堡一役之後,武勳徹底失了權柄,連天子都不對武勳集團報什麼希望了,錦衣衛就更加不會盯著武勳一系。
雖說如今武勳一系同文官集團關係也算得上和睦,畢竟如今文官集團的主要對手從昔日的武勳集團變成了如今的宦官集團,這並不意味著武勳一系就同文官集團成了朋友了啊。
若是能夠見到文官集團倒黴的話,武勳一系絕對會拍手叫好。
所以說如今以英國公張懋為首的武勳來此便是想要看文官集團的笑話,不管今日結果如何,哪怕是天子迫於文官集團的壓力除了李桓,但是文官集團因為羅文祥、杜文、韓復立而丟失的顏面卻是再也撿不回來了,可以想象在以後相當一段時間內,這絕對是文官集團的一大汙點。
張懋將手中望遠鏡放下,臉上掛著幾分笑意道:“還別說,這自蠻夷之邦傳來的東西還真有趣,千里眼之名不虛,數里之外的情形竟看的這般分明。”
成國公朱輔同樣將手中望遠鏡放下笑道:“剛才咱可是看到謝遷、劉健他們這些人齊刷刷的跪了一片,好傢伙,看來陛下這是沒準備見他們啊!”
豐城侯李璽聞言道:“難不成陛下真的要死保李桓?”
文官集團這些年的勢力到底膨脹到了一種什麼程度,別人不清楚,他們難道還能不清楚嗎?
別看他們武勳一系在朝堂之上喪失了話語權,但是五軍都督府到底還把持在他們手中,在軍中多少還是有一些影響力的,再加上各自家中經商,家業好生興旺。
自然而然有的是渠道瞭解文官集團在京城乃至地方上都做了些什麼。
北方邊塞之地,多的是商隊走私各種物資,東南沿海之地,海上千帆競逐,大量的船隊接連出海,帶回了無盡的利益。
有官員上下勾結,貪汙成風,有官員收受賄賂,包庇嫌犯,冤假錯案不知凡幾,還有官員隨意草菅人命,一樁樁,一件件,怕是除了天子不知曉之外,但凡有心人,皆能知曉一二。
文官集團的勢力便是他們這些與國同休的武勳也不敢與之碰撞,區區一個錦衣衛鎮撫使,怕是翻手之間就會被文官集團給碾成齏粉。
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沒有誰看好李桓,這年頭,錦衣衛可嚇唬不了人,早已不復當年錦衣衛之名一出,可止小兒夜啼之盛。
沒看自朱厚照登基之後,幾次流露出重整錦衣衛親軍的意思,錦衣衛上上下下,愣是沒人敢出來挑這個擔子,真當他們不想手握權柄嗎,關鍵是身為錦衣衛,他們更加清楚文官集團勢力的可怕,所以寧願有負天子也不願拿自己的性命去賭。
寧陽侯陳繼祖飲了一口茶水,微微一笑道:“依我看,那李桓搞不好就是一個愣頭青,初生牛犢不怕虎,大家想想,他才不過十八歲,陡然之間掌如此權柄,自是目空一切,幹下什麼事都不稀奇,不過恐怕也是曇花一現,逃不過這一劫啊。”
寧陽侯的看法可謂是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寧陽侯說完,豐城侯李璽、定國公徐光柞也是微微點頭。
不過幾人卻是看向了老當益壯的英國公張懋。
“老國公,你也說說看,這李桓究竟是愣頭青呢,還是謀定而動,算準了陛下會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