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詭異油畫——《窄巷》(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當前這間工作室已經經營不下去了。
曾經他把畫畫營生想得過於天真,直到自己努力打拼了一年,這才明白父親只靠畫遺像將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不易。
這工作室並不大,只有15平米,後面仍舊是兩間小臥室,一間是父親的,一間則是自己的,臥室的面積都是12平米左右。
丁顏準備把這裡租出去,自己則拿著這筆算是固定收入的租金,揹著畫板去遠行,走過父親曾到過的大小城市,或許能夠得到一些他的訊息。
丁顏從來沒有想過父親會死,除非自己親眼看見他的屍體。
關上卷閘門後,回到臥室,將所有要帶走的衣物畫具等東西打包到旅行箱裡,隨後來到父親的小臥室中,默默地收拾他的物品。
因為是畫遺像的,所以父親實際上留下的畫作並不多,試想誰會因為個人喜好而留下一個素不相識的逝者的畫像在臥室裡呢?
丁顏在父親的床上蓋了一層老舊的大床單,避免自己外出這段時間長久積灰,待會兒他還要將自己那邊臥室的東西移過來。而父親的臥室則不對外出租,專門用來放父子倆的物品。
不多時,他在父親床下找到了一些剩餘的調色油和顏料等物,或許是時間太久了,這些東西散發出一股不同尋常的古怪氣味。
丁顏本想直接丟掉的,但想起這是父親留下的東西,所以暫時沒有動。
他很快又找出了父親的自畫像以及一幅風景畫,這兩幅畫都已經被用畫框裱了起來,如果要好好儲存的話,可以用兩層牛皮紙將畫框整個包裹起來防塵。
丁顏凝視了一會兒父親的自畫像,越看心裡越是壓抑,他總感覺這幅畫現在與遺像沒什麼區別。
搞不懂父親這種專畫遺像的畫師,為什麼會心血來潮給自己畫一幅自畫像?都不用忌諱這些的嗎?
因為從來都沒想過自己要傳承父親給人畫遺像的衣缽,所以丁顏自然也從不關注這個行業有哪些忌諱,不過現在一回憶,好像父親以前畫遺像時也沒有忌諱什麼。
這其中也不乏有過近距離給逝者畫像的情況,按照父親的話說,只要對逝者保持一顆尊重和敬畏的心就可以了。
很快丁顏把注意力轉移到那第二幅風景油畫上,這幅油畫說是風景,實則畫的只是城市中的一條小巷,採用的是站在巷子最裡端看向巷子口的縱深視角。
這幅畫的右下角用工筆寫了兩個小字——窄巷。
畫中的窄巷周圍被迷濛的霧氣籠罩,導致只能看見這條巷內的環境,而巷子外面是什麼則一無所知。
巷內有四扇關著的黑色房門,因為採用的是縱深視角,所以後面那兩扇門只能顯露部分出來。
《窄巷》整幅畫高約60厘米,寬約50厘米,畫風略顯陰暗,似乎畫裡的天氣不好,或者是時間處於深夜,巷子地面鋪就著平整大塊的青石磚,牆壁則是用水泥磚一層層構建。
畫中實物結構比例平穩,線條冷硬清透,將建築物中淡淡的灰暗、些許的破敗以及一股蒼老年歲感呈現出來。
這幅畫丁顏已經不止一次看見,早前在看見這幅《窄巷》時他就有相同的感覺,只要盯著《窄巷》看得久了,心裡就會湧出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詭異和心悸感。
雖然在這條巷子裡什麼都沒看見,但卻總有一種裡面住著人的錯覺。
視線定格在巷子內那四道關著的門上,因為是縱深視角,所以這四扇門也只顯露部分出來。
注視了一會兒,丁顏沒來由打了個寒顫。
有時候學畫畫的總是對這一類東西有著太多的敏銳感觸,加上父親失蹤的陰霾一直沒散去,睹物思情,丁顏認為自己可能太敏感了。
不過就在此時,他的心裡升起了一絲從沒有過的想法。
父親還保留著這幅畫,會不會這幅畫是根據現實中的某個場景所畫的?這條巷子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他拿出手機對著《窄巷》油畫拍了一張照,然後上傳到了“地理百科”的問答帖裡,打出一個標題“哪位高人幫忙看看,有沒有人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為了能儘快找到答案,丁顏又將自己在問答帖裡積累的五萬問答幣作為賞金掛出。
這筆問答幣算是大數額了,相信很快就會有人來回答。
父親的自畫像和這幅《窄巷》油畫丁顏不準備帶走,因為畫像有些過大,不便於攜帶,除非將裱好的畫框重又拆掉,直接把畫紙捲起來裝進畫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