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因為某次意外相遇,兩人發現彼此容貌一模一樣後,便打算互換身份,體驗一下彼此的生活。

妹妹去到貴族那邊,體會到了身為千金小姐的難處,而姐姐也如願以償的獲得了自由,做了許多想做的事。

大結局是姐妹團圓,妹妹一家也融入貴族,大家其樂融融。

故事整體是沒問題的,互換身份的點子也挺有意思。

但…神宮和也看著就覺得有一種很強烈的違和感。

作者一直在強調,甚至深度描寫了姐姐的困難與痛苦,而妹妹作為在貧民窟長大的人,反倒是什麼煩惱都沒有。

並且在互換身份之後,妹妹體會到了姐姐的難處,反而姐姐卻沒覺得窮人有任何難處,只是覺得自己獲得了自由,很開心?

神宮和也看完之後的直觀感受就是,這完全就是無病呻吟。

千金小姐在感慨自己的風華歲月,抱負不平,她覺得自己很苦。

而作為窮人的妹妹反而是一點都不苦的那一方,因為她有所謂的“自由”。

這本書的文筆是很不錯的,行文流暢並且還有些地方能引經據典,可以看出作者功底紮實。

但是這輸出的觀點怎麼就…這麼怪異呢?

而且這本書關於貧民窟的描寫只有寥寥幾筆,並且覺得貧民窟的人雖然窮,但是其實都是好人,大家一樣和和睦睦。

在一些細節描寫上也是十分失真,窮人之間願意互相借錢,並且願意無償分享所有物品,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自己有肉也願意多分一口給別人吃。

想寫窮人之間的真善美可以,但寫的這麼誇張,是不是太天真了…

這真的能叫做貧民窟嗎?

有錢人的世界充滿苦澀,窮人的世界反而成為了烏托邦,理想鄉?

神宮和也也想過這會不會是作者的反諷。

但他縱觀全文,作者沒有一處是運用過反諷,反差描寫的,很多地方都是生硬的轉折,與反諷也搭不上關係。

這種描寫更像是作者就是這麼覺得的。

神宮和也作為經歷過窮日子的人,對很多事情都深有感觸,因此他才會覺得這本書特別…奇怪。

於是他在撰寫書評時,本能地就在文中指出了作者的多處細節描寫不妥之處,然後還質疑了作者的觀點。

但在寫完這書評之後,他突然就意識到不太對勁。

發出這個書評任務的人,應該是希望看到同樣喜歡這本書的人的看法吧?

自己這滿篇批評…肯定是不合適的。

神宮和也連忙另起一稿,開始努力地搜尋這本書的優點,書評上只書寫優點,讚揚,剛才的缺點隻字不提。

只是因為時間有些晚了,寫到最後,神宮和也因為太困,精神都有些恍惚了。

他在檢查文章沒有問題之後,直接順手把剛寫好的那篇扔進了垃圾桶。

反而是把一開始的差評放進了信封裡。

然而他自己還不自知。

“明天就把這個書評交給真衣學姐吧。”

神宮和也喃喃自語著,回到床上,很快就進入了熟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