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東西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論是生老病死,或是友情的崩塌。

正如四季的轉換,一年一年,總是不改的滄桑。

不知不覺,又是幾個春節過去了。

但是對於不甘平淪的人說,每一天,都是激情燃燒的歲月,何況盛世。

橫琴工地上,王工腎結石發作入院,休了八天的病假。

到了第七天他就鬱悶了,因為居然七天了,一個找他的電話也沒有?

本來醫生勸他再住幾天的,但王工那是多精明的人?

他感覺自己還能撐得住,無論如何也要回工地!

為什麼呢?當一位中層管理,七天裡面,上級也不找他,下級也不找他,說明啥?

說明一件事,他在這個專案裡,就是毫無存在感啊!

就算缺了他這個零件,這個專案依然在正常的運轉。

如果可以沒有他七天,那應該說,這個專案就可以完全不需要他了。

王工正是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才一定要回工地去的。

而當他回到工地,真的發現,一切都井井有條地運轉著。

因為,施工隊裡有劉書萱。

她用一年時間評了助理工程師,王工覺得,今年沒有什麼能阻擋她評上中級工程師了。

“王工,好利索了沒有?這麼快就跑回來?”戴著安全帽的劉書萱,笑著跟他打招呼。

她看上去,完全沒有開始兩年那麼黑了。

因為已經不需要事必躬親,下到工地裡去跟每一個細節了。

這麼四五年下來,她清楚瞭解施工隊裡,每一人的家庭狀況;

工地裡不論哪一個環節的細節,她都可以隨手拈來,如數家珍。

而且她有錢,當她不用每天泡在工地裡時,她很容易白回去。

王工擠出笑臉迎上去:“那必須得沒事的!你辛苦了,我沒事,沒事。“

看著寒暄了一番,去忙其他事務的劉書萱,王工吐了口唾液:“他媽的!“

他甚至不知道,過上幾個月,當劉書萱評上中級工程師之後,自己該怎麼辦。

而對於王工的苦惱,劉書萱並不太想去理會。

“你看看這報道。“林總把她喊來,攤在桌面上的,是幾份港臺媒體的報紙。

上面的報道寫著:原定於2016年底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也許將面臨難產!

還有一份標題更誇張些:比飛船對接還難!

“設計院那邊會派人下來,現場商量對策,你準備一下,跟我一起過去。要把我們這邊的資料和方案做細,港珠澳大橋的總指揮,也許也會列席會議。”

林總說的總指揮,是指港珠澳大橋的總指揮林鳴。

那位如果問到某處的資料和情況,那可能就會很細很具體。

劉書萱用力地點頭,這就是她要的人生。

這就是她追尋的陽光。

能夠列席這樣的會議,對得起她這五年的光陰。

但不是所有人,都象劉書萱這麼快樂。

至少林靜雯就感覺到很頭痛,頭痛到不願去公司面對各種事情。

她拖著童敏,約了石樸出來喝茶。

“你怎麼會有空出來喝茶?”童敏打了個哈欠,在她的印象裡,她起床時林靜雯早就出門了,“我請個假先,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