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電學期末,照例開啟了教師評價系統,讓人意外的是,劉尚這個‘半吊子’教授竟然榮登最受歡迎教師的席位。

以往不論是哪個教授獲得如此殊榮,總是有反對的聲音,這次劉尚在學生群裡竟然一面倒的好評。

學生們甚至聯名給教務處寫建議信,以後就錄用劉尚這種實踐派的教授來給學生上課。

劉尚雖然沒有高文憑,也沒發過什麼頂會論文,但是他的實踐能力可以說是北電教授圈裡最強的。

重要的是,劉尚上課非常有特色,寓教於樂。

課上的學生不僅不想著逃課,課外的學生都搶破頭想要上劉尚的課。

這就是吸引力。

按照以往慣例,獲得最受歡迎教授榮譽的教師,最後需要在學期末總結大會上進行發言。

但是劉尚現在人在韓國,沒法出席現場。

北電這邊出了個主意,他們讓劉尚影片連結這邊的投影儀,線上跟學生們聊一聊。

本來劉尚覺得麻煩,準備推辭了,但是耐不住學生們的熱情,郵箱裡塞滿了學生們的請願信,只好答應下來。

現場演講這天,劉尚穿上了正裝,在辦公室聯通了北電那邊的影片電話。

劉尚的影片畫面投影到大會堂的幕布上,臺下是黑壓壓的學生人群。

一見到正主劉尚,全都自發起立鼓掌歡迎劉尚做演講。

劉尚苦笑一聲:

“一開始我接北電教授這一職,根本沒想到有一天,會這麼受學生歡迎。

老實說,第一天走進教室講臺的時候,我下意識想要往臺下椅子那邊走。

我沒想著給你們上課,我覺得在電影行業,我仍然是一個學生。

看看你們現在的年紀,多美好,卻又那麼讓人悵惘。

我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剛從計算機畢業,但我不喜歡計算機,我喜歡攝影和電影。

我那是第一次知道迷茫是什麼感覺,就是站在人生的“米”字路口,然後覺得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走,但是又完全不知道,走到哪個方向是正確的。

我記得當時我在那個金韻琴行,跟琴行的老闆張敬雲跟他聊天。我說:

“我其實挺迷茫的,我不清楚該去哪裡。”

然後他當時就跟我說:

“劉尚,我是過來人。做生意這件事兒呢,非常簡單。一毛錢買了,兩毛錢賣,你就掙了。一毛錢買了,五分錢賣,你就賠了。而且這件事情呢,對年齡沒有要求,你到三十歲的時候一樣可以幹。但你今年十九歲,你應該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所以我父親當時就給了我兩千塊錢,說:

“如果你一定要去,你就去吧。”

然後塞給我兩千塊錢。

那個言外之意是:

你把這個錢花完了,嘚瑟完了,你就回來吧。

我怎麼樣能生存下來,其實是很重要,我要掙錢。

我做過家教,發過傳單,當過中介,堅持最久的是做短影片,短影片算是兼職吧。

於是從這樣的方式,開始在金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