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前期引進的中國電影作品以那些在各大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為主,例如張藝謀的《菊豆》和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等,這些影片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引進這些影片也算是一種保險的做法。

從引進電影的型別來看,韋恩斯坦兄弟在選擇華語影片的時候更多地偏重於古裝電影、動作電影、東方韻味、俠客精神等主題,此類電影的主題特點使得電影在畫面和音效的質感上都會顯得更加緊湊、懸念叢生,劇情更加容易抓住觀眾的視線,增強影片的娛樂性。

從審美角度考慮,古裝電影是引進的主力軍,因為這些電影更能體現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滿足西方觀眾的獵奇心理,展現不同於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和做人、治國思想。

此外,動作電影也是重點引進物件,動作電影蘊含的暴力美學與獨立電影所呈現的主題有很多相似之處;

尤其是李小龍的電影在美國的影響力使得功夫電影非常易於被美國觀眾接受。

香港的功夫電影以此為契機成功地打入美國市場,在美國佔得一席之地,為後期的功夫電影的引進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李連杰和成龍的先後立足好萊塢就是這類功夫電影的良好助推力。電影《英雄》之所以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得益於它融合了古裝電影和動作電影的要素,將東方文化的神秘特質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呈現在觀眾面前,獲得高票房當之無愧。

但是,隨後幾部由索尼公司負責發行和宣傳的張藝謀作品《十面埋伏》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等作品卻沒有取得期待的成績,原因有很多。

主要應該是《英雄》獲得成功之後,出現了大量的複製作品,使得觀眾出現審美疲勞,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一種影片型別不能夠永遠成功。

經過幾次失敗的教訓以後,華語電影再次發力,由王家衛指導的影片《一代宗師》憑藉其優秀的畫面、音效、人物和精神等,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收益。

不過從《一代宗師》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年之久。

而且《一代宗師》在全球票房的維度,表現得並不算好。

被後來劉尚的幾部怪獸電影吊打到沒影。

和米拉麥克斯影業達成合作後,公司就緊急宣發,定檔在一個月後。

這一個月,《食鐵獸》劇組的主創們將協同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一起做推廣宣傳。

國外電影的營銷和國內差不多,不過這次多了一個參展電影節。

米拉麥克斯影業給《食鐵獸》安排了一個藝術性沒那麼濃重的翠貝卡電影節,並且將《食鐵獸》作為開幕式電影。

翠貝卡電影節比不上歐洲三大電影節,也比不上奧斯卡,但在美國本土也算是不錯的電影節。

由美國電影製片人簡·羅森泰、著名演員羅伯特·德·尼羅在“9.1.1”事件後發起並創辦。

2002年,翠貝卡電影學院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翠貝卡電影節。

20年來,翠貝卡影展已經從每年春天紐約固定活動,逐漸成為美國電影圈的年度重點活動之一。

翠貝卡有個獨特的“電影節發行模式”。

不同於聖丹斯電影節和西南偏南電影節擁有影片交易的市場機制,翠貝卡將入選的影片以電影節的品牌包裝,和贊助廠商洽談影片的放映合作。

除了傳統的電影院線、電影片道及dvd之外,作為首先張開雙臂擁抱新媒體的電影節,翠貝卡也盡全力幫助參展的獨立電影在各大影片點播平臺,如netflix、amazon和itunes與有線電影片道中播放。

這個獨特的機制,除了幫助許多獨立電影工作者有更多發行作品的機會,同時也是翠貝卡認為能夠善用新生代觀眾對於網路的重度依賴,持續引發其對於獨立電影的關注與重視的方式。

透過觀眾的反映,協助新生代的電影人更瞭解觀眾觀影習慣的改變以及對於不同社會話題的接受度。

除了積極利用新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翠貝卡也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跨界整合。

springstudio就是其一大嘗試,目前已納入成為翠貝卡電影節的大本營,旨在希望所有來展映的電影人、媒體、科技人都能在同一個環境下彼此交流。

這個佔地四千多平米的空間,除了可以進行影片放映、舉行記者會、頒獎典禮、座談和展覽中心,更是讓許多電影人可以第一手體驗新科技的敘事方式影響力的地方。

在springstudio設立“虛擬實境專區”,只要幾十美金,人人都可以帶上vr眼鏡,進入電影的世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