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劉尚來到書房,去一些熟悉的平臺看了影片的評價。

有一篇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對標流浪地球?不如戰狼!》

標題足夠標新立異,發表不到一小時,就十萬加的閱讀量了。

劉尚點進去看。

“最近參加了劉尚導演的上海堡壘前作的首映,一些話不吐不快。

首先介紹一下劇情,不管原著黨還是非原著黨都可以看一看,因為和原著不能說出入很大,可以說完全不一樣吧。

大家也不用擔心劇透,因為這部電影主打特效和節奏,劇情部分不太重要,尤其結局,提前知道了也不影響觀影。

主要角色的人設是這樣:主角江洋還是個未成年,他爸江邦國是修復泡防禦的精算師,他媽張靜是灰鷹小隊的飛行員,路依依是暗戀江洋的鄰家女孩,多出來一個大頭的角色。

電影一共兩條線,主暗線。

開局次級母艦攻打泡防禦,城市混入了一百多個捕食者,由此開啟兩條線:

主線是,江洋在籃球場附近山坡遇到了一見鍾情的林瀾(白裙女孩大機率是林瀾),但是山坡出現了一個捕食者,所以主角需要趕走這個捕食者才能再看到林瀾。

暗線呢,則是上海內憂外患,雖然捕食者進入城市沒有行動,上層也放心不下,決定提前實施陸沉計劃。

兩條線並行:

江洋夥同路依依大頭趕走山坡的捕食者,不要問為什麼他們這麼莽。

這裡挺忠於原著的,那就是捕食者不傷害路人平民,這也是為啥那麼多捕食者落入上海卻沒造成混亂的原因。

眾所周知,提前告訴觀眾的計劃都會出意外。

原因很狗血,就是與暗線交匯的地方。

陸沉計劃實施前,需要測試城市斷電,然後導致主角計劃的失敗,路依依死了。

江洋和老爸江邦國代表的上層一方產生了衝突和隔閡,所以出現後面男主獨自獵殺捕食者的劇情。

最後這兩條線在結局再次交匯:主角獵殺失敗,老媽救了他,然後意外又來了,老爸救了他們倆。

總之就是暗線一方的政府層拯救了全世界,主角一共就做兩件事還都失敗了。

到這裡,想必大家都察覺到問題所在了。

是的,我們代入到主角,一點爽點都沒有,全程看別人裝逼了。

我明白,這是導演想表現在末世背景下,個人英雄行為都是浪漫虛無主義,真正的拳頭還得是主旋律力量。

但是這麼拍,風險極大。

如果是宏大敘事結構,那就按照流浪地球來,裡邊刻畫的群像角色全都是推動結局高潮的存在。

如果注重角色飽滿和英雄主義,那就按照戰狼套路來:

比如主角憑一己之力修復泡防禦,然後操控泡防禦扁平化,同時完成了上海大炮約束場方程,最後左手控制泡防禦,右手端著上海大炮,幹翻了外星次級母艦,這是不是就燃起來了?

不管是戰狼吳京,還是好萊塢巨石強森來了,都得直呼內行。

兩邊都考慮,只能是一個結果,兩頭不討好,重現不了流浪地球的科幻輝煌,也拿不到戰狼的成績。

所以我說這部電影不如戰狼,更不用跟流浪地球比了。

票房的話,這麼高熱度下,電影又沒啥大毛病,十億票房能達到,但我個人預計,十億就封頂了,不會再高了。

據我所知,這部電影一共投資五千萬,絕對會大賺。

這裡要誇一下製片的商業頭腦和對市場的精準把握,邀請劉尚導演過來翻拍上海堡壘,華爾街都得盛讚這一手絕妙。

劉導也是人才,花五千萬拍出來這種規格的大片,換做其他人,少說得兩個億才能完成。

最後這部影片能博得多少票房,咱們拭目以待。

說這麼多,總結一句話,這部電影認真了,值得一張電影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