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伯特抱著一個小女孩擠在人群中。

伯特是來自瑞典的演員,小女孩真的是他女兒。

他這次前來華夏基本是抱著帶家人一起免費旅遊的心態來的。

伯特和他女兒飾演的角色是前來乘坐這艘大船的旅客,但此刻還沒到該他們上船的時候只好觀看著這個場面。

雖然依舊需要在片場工作,但是這個片場明顯比遊樂場對小孩子的吸引力更大!

“船好大啊!”

女孩仰著頭興奮的看著她所見過的最大的傢伙,然後她轉過頭告訴父親:“爸爸,它就是泰坦尼克號嗎?”

“沒錯。”

伯特也驚歎的點了點頭回答道。

第一次見到這艘巨輪的時候伯特是真的被驚到了!

他從沒想過有人會為了拍電影整出這麼誇張的道具!

這感覺就像是為了拍一部未來宇宙戰爭的電影真的造了一艘殲星艦出來一樣神奇!!!

這一老一少的表情絕對不是表演,伯特相信,即便是這艘復古的巨輪僅僅只是個外表也足以載入藍星的電影史冊!

而他和自己的女兒,在這個夏天,將見證影視史上空前的傳奇!

一聲喇叭吸引了小女孩的視線,她轉過身只見身後駛來一輛白色的豪華汽車。

擁擠的人群閃開一條通道讓汽車駛進碼頭!

從頂部俯拍的鏡頭清晰的記錄了車門開啟的過程。

車內探出一隻帶著米白色小羊皮手套的纖纖玉手。

腕部翹起的手套邊緣能夠看到紫色的內襯。

開車的司機伸手禮貌的托住了對方的手。

隨後一頂當時婦女時興的紫色的繫著長絲巾的寬邊絲綢帽探出車門,然後是那身一看就價值不菲的點綴著紫色絲綢裝飾的華貴服飾!

說到紫色,人們的印象大概是優雅、浪漫,是散發著憂鬱氣息的顏色。

但是在十九世紀的歐洲,紫色卻是權勢和財富的代表。

如果那一時期的色彩的世界裡,顏色有如同皇權劃分出的等級,那紫色一定是當仁不讓的貴族色,是權力圈的高階色彩。

這並不是紫色幸運,而是它自身昂貴的屬性成就了紫色的尊貴。

紫色是自然界中光波最短的顏色,在自然界中能夠持續保留的紫色非常少見。

因為稀少,人們對其的嚮往就變的更旺盛。

歐洲人從幾百年前就開始用骨螺提煉紫色的染料。

骨螺的某處腺體可以分泌很少的汁液,這種汁液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由黃變紫。

但是這種紫色物質的產量實在太低,大約一萬兩千個骨螺才能擠出一克多的紫色原料。

於是歐洲的貴族們紛紛以能夠穿紫色服裝來顯示自己的權利和財富。

傳說米開朗基羅因為買不起紫色顏料,最終沒有完成自己的曠世之作《埋葬》!

這不是誇張的說法,因為當時一磅的紫色絲綢可以賣到15萬第納爾銀幣。

如果按照當今購買力計算,這個價格大約相當於300萬美元!

地球上是在1856年的一次實驗室意外中才碰巧發現了紫色化工染料。

但是意外這種東西,早來晚來誰又說的準?

在二十世紀初的藍星歐洲,這種意外並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