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上一章遮蔽了……等過幾天才能解禁,也是挺無語的,寫點藍星虛構的一百多年前的歷史背景也會遮蔽,這是瘋了嗎?

這次在粵東拍攝《泰坦尼克號》的劇組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跟《海上鋼琴師》大部分都是群演,主角幾乎完全鎖定在1900和麥克斯身上的戲劇表現方式不同。

《泰坦尼克》的固定出場人物非常多,就算只是樂隊的樂手,下等倉的舞者也會在海難前後產生對應關係。

所以需要駐組的演員多達兩百多人。

而且陸九團隊也在前期籌備中擴充套件了人手。

不是說陸九想佔高爽便宜,實在是原本那幾十號人真的不夠用,而且大部分人明顯「專業不對口」!

泰坦尼克號不光有船上的戲份,還有不少水裡的大場面。

水裡的戲跟船上的戲,在拍法上,甚至燈光,以及場景佈置都出入極大。

攝像機掌鏡的人不說,光是能輔助水上拍攝的專業場務就不是一般團隊能完成的。

怎麼在搖晃的水面將燈光打穩?

怎麼在浮水拍攝時,保證攝像機和反光板穩定?

如何保證服裝和妝容在入水後依舊能達到特定的效果?

這些可不是幾個自動調節的雲臺穩定器,幾套防水化妝品就能解決的問題,深究起來裡面的門道多著呢!

陸九幾乎發動了自己在場務圈裡的很多人脈,直接挖來了兩個完整的,具有水上水下拍攝經驗的場務團隊才算將各個方面都照顧齊全。

這還要多虧了鄒山的幫忙,其中一個團隊是磚兒臺紀錄片頻道專攻水下攝影的金牌輔助組。

算是臨時借調,拍完高爽這部戲還得回單位去。

不過在組裡的一切待遇高爽都給的最高標準,算是掙一波外快。

除了這些還有正兒八經的特技組!

別覺得一部敘事的災難片用不到太專業的特技,實際情況其實恰恰相反。

《泰坦尼克號》在沉船階段噼裡啪啦下餃子一樣從船頭往下掉人,這都是專業的特技人員才能乾的活。

最危險的其實還不是這個!

當巨大的水浪灌入船艙,以撼天動地,無堅不摧的力量推開桌子,櫃子,甚至木質樓梯的時候,在房間內被一同席捲的人才是真正的電影勇士!

他們在表演的同時還要面對水面下各種被裹挾著的雜物撞擊,同時還有水浪帶來的勐烈衝擊。

由於頭部等外露部分不能有太多的防護,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真正的慘劇。

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特技演員都不敢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保證自己的安全。

而且這樣的表演必須一條過,如果拍攝失敗了,光是恢復場景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損失!

重複拍攝的花費再有錢的劇組也燒不起!

特技組是馬修從美麗國找來的人,一共有一百四十多個,其中大部分都會露臉,所以形象非常到位。

這樣算下來,前前後後差不多就已經有小七百號人了!

如果把後勤人員也都算上那估計得上千!

這個劇組常駐體量,即便是放在世界範圍都是非常罕見的。

上千人住在船廠宿舍樓顯然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