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公平並不代表最優解。

在慕容城說完之後,也沒個什麼正式會議的模樣,幾個人便這麼隨意的商量了起來。

一開始的人選議定沒什麼爭議,慕容城作為現在華夏作曲家工會最活躍的曲皇當仁不讓。

另一個則是一心沉醉音

樂的於承安。

於承安算是難得的學者派音樂人,很少參加公開的活動。

早先比夏大爺年輕的時候還要神秘,能聽到和他有關的報道,也只有某某新歌釋出。

現在即便是這種報道也幾乎沒有了。

只偶爾在音樂類的學術報道上,或者微客個人賬號上能見到一星半點的動態。

要在這些華夏曲皇中找一個專業知識最紮實,音樂涉獵最廣博的人,除了夏大爺估計也就只有於承安了。

而且於承安今年只有五十二歲,對於曲皇來說,這是個人能力最巔峰的時候。

三個名額中的兩個就這麼被輕易的劃分出去,直到說最後一個名額的時候,原本還算活躍的氣氛突然就啞火了。

剩下幾個曲皇裡,有四個都已經超過了六十歲,近幾年的創作狀態明顯已經下滑。

這樣的情況在曲神賽這種終極對決中,已經很難有所作為。

唯一存在爭議的人選就只有高爽跟一位加入國家創作序列的曲皇鄧建!

鄧建今年只有四十七歲,算是除開高爽之外曲神中最年輕的一位。

而且鄧建也是個天才人物,剛剛四十一歲時就登上了曲皇的寶座,如今已經有六年了。

雖然沒有慕容城和於承安兩人的音樂造詣高,但是在高爽以汪星人的身份橫掃作曲圈之前,鄧建也是作曲家工會里常年排名前三的人物。

而且因為加入國家創作序列的原因,很多大型的音樂專案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春晚許多膾炙人口的點睛曲目也多是由他操刀。

如果說汪星人高爽透過流行音樂在年輕人中佔據了半壁江山,那鄧建的歌曲則是透過歷年春晚和各種大型活動的方式,在中老年觀眾的心目中樹立起了不可磨滅的顯赫地位!

論資歷和群眾基礎,兩人正面硬拼最好的估計也就在五五之數。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大概就是地球上年輕時的閻肅大師跟加強版周董二取其一。

最後怎麼抉擇很是有些為難。

在場的人心裡也都清楚,已經四十七歲的鄧建,看起來很年輕,但是認真算下來,這次差不多也是他最後一次參賽機會了。

下一次面對曲神賽的時候,他已經是五十七歲的年齡。

還能不能保持現在的巔峰創作狀態,真的難說。

所以,於情於理都沒有勉強鄧建放棄參賽權的道理。

而高爽只有十八歲!

這是優勢也是劣勢。

優勢是高爽的創作天賦真的逆天,什麼型別的音樂都能信手捻來,至今還沒有人能摸到他的極限,未來的成長空間無限廣闊,前景可期。

劣勢卻恰恰也是他太年輕!

即便這次不參加曲神賽,未來還有很多次機會。

二十八歲,三十八歲,就算是四十八歲參賽也絕不能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