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鐵錢就能收到兩個老式郵輪的半成品,真是賺到姥姥家了!

高爽瞭然的道:“所以這也是這兩個玩意兒能留到現在也沒被拆掉的原因嗎?”

“多少有點關係吧……”

趙海說道:“三十年前拆還能賺個三瓜兩棗的,但是刨除工費利潤實在不高,當時船廠也沒下定決心。後來環保政策越來越嚴,就更拆不了了。”

“得虧不賺錢,要不然還真輪不到我算計這個便宜買賣!”

高爽雖然沒有見到,可心裡已經打定主意準備收購這兩艘船了。

他其實很早就曾暢想過,把《泰坦尼克號》在藍星給拍出來。

《泰坦尼克號》的沉船悲劇在地球上不具有唯一性,類似的事件其實還有過幾次。

藍星當然也出現過這樣的大型海難,想找到個歷史背景,把故事編圓潤了其實並不難。

高爽就查到過,藍星百多年前有那麼一起事故跟泰坦尼克號極為相似。

只是這部電影,無論放在哪個世界背景下,成本都不會太低。

當年卡梅隆在拍攝的時候初期預算是一點一億美金!

但是一比一的模型都沒有建造完成,預算就花光了……

要知道,1995年的一點一億美金購買力幾乎是現在的三倍!

類比一下藍星的情況,道具上花費差不多就接近二十億華夏幣。

要是現在讓高爽從頭開建的話,二十億還真不一定能拿的下!

事實上現在排水量和泰坦尼克號相近的遊輪只能算是中低檔遊輪。

目前藍星上較大的遊輪大概會是泰坦尼克號排水量的十倍左右。

可現成的郵輪和電影實物級的彷古建造完全是兩回事兒!

彷古建造的花費甚至要超過同尺寸最先進郵輪的造價。

現在兩個億就能解決十億的問題,高爽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站在他的角度來看,真的撿了大漏了!

“不是,爽子啊!”

趙海苦口婆心的勸阻道:“現在藍星上還能靠著拆船賺錢就只有阿三和孟加拉了,那是人家根本不跟你講什麼環保。”

“幾百個人上去拉著氣割,三五個月就給拆完了,工人工資一天四美元。”

“拆完把裝置,電纜,機器賣一賣還能賺個一百萬出頭。”

“你要真用廢鐵的價格買了這兩艘船,估計船廠的老闆睡著了都能笑醒!”

高爽看出來趙海是真的替自己著急了。

平時不怎麼擅長表達的趙海,能巴拉巴拉給自己說這麼清楚那是真的替他著急。

他拍了拍趙海的肩膀,有些感動的安慰道:“再說吧,我現在也只是計劃,有些事情還得考慮清楚才行。”

現在要挑戰《泰坦尼克》這部電影,對於高爽來說難度還是太高了。

《功夫》的拍攝就幾乎已經將他逼到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