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爽對自己其實有很深刻的認知。

他知道自己是那種天生的表演型人格!

從字面來理解,似乎這型別的人有演戲的稟賦。

其實這種說法也不全對。

一般人在沒有經歷過太多磨鍊的時候,哪怕只是站到人前說幾句話都能打哆嗦。

但是有的人哪怕從來沒學過一天表演,走上舞臺的那一刻都能感覺到如同回家一般放鬆,無論做事還是說話都十分輕鬆!

演的好不好暫且不論,但是這種放鬆的狀態卻是非常難得的。

這就是所謂了老天爺賞飯吃。

而賞的這碗飯正是強烈的表演型人格!

但是能不能把這碗飯吃到嘴裡,還得下功夫!

高爽在舞臺上也很放鬆,甚至面對幾萬人都完全不會怯場,就突出一個揮灑自如。

但是……

他的表演在氪金之前依舊很爛。

聲樂放一邊,舞臺上臺詞,形體,舞臺排程,精氣神的展現方式,這些都是需要反覆打磨和訓練的。

表演是一種技術!

不然也不會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說法。

擁有表演型人格的人,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會體現出表演性特徵。

喜歡受到他人關注,情緒帶有戲劇化色彩,俗稱人來瘋!

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溫暖熱情、精力充沛!

但是經常會沉迷於刺激的興奮之中,做出不考慮後果的決定,有較強的攻擊性。

在朋友見看來,屬於有些衝動,但是總體來說還算開朗的厚臉皮!

但是在陌生人看來,這種性格的人,做事說話不合時宜,很令人頭痛。

高爽剛才從主席臺上走下來,一路的揮手裝逼,吸引人的注意其實都是自然而然的本性體現。

當然,跟何姨在一塊兒那股子不要臉的勁兒,大多也是這種本性使然。

向他這種人,儘管平時表現的非常開朗,卻也十分容易走上極端!

當他們自由表現的慾望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陷入抑鬱狀態。

這情況其實非常常見,特別是在娛樂圈裡!

很多明星,甚至可以說大部分的表演藝術類的從業人員,都是這種表演型人格。

只是強度不同的區別罷了。

而混娛樂圈的人也正是抑鬱症的高發群體!

這些追逐在名利場的表演型人格,沒名氣的想出名,有名氣的害怕過氣。

一旦不能滿足自身愈發強烈的表演要求,就容易產生失落、挫敗、負罪感等不良情緒。

從而陷入抑鬱的漩渦。

高爽的情況略有不同。

他的幾個身份一直在受到人們的關注,並且不斷獲得成就。

但是,無論這幾個身份再怎麼成功,都無法忽略一點,無論是汪星人,喵星人,還是“天才導演高爽”……

都不是真正的高爽!!!

這種遊走於各個身份之間的時間越久,內心的分裂感就會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