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力強盛、娛樂產業繁榮的國家更是有八九名甚至十來名曲皇。

但是整個世界範圍內,現在還在世的曲神卻只有區區四位。

在夏遠那個年代,曲神還要少一些,僅僅只有三位。

當年整個亞洲的音樂、娛樂產業,相較於歐美還非常落後。

所以曲神的位置幾乎全都被歐美人霸佔著。

亞洲幾個國家都憋著勁兒想先衝出去一個!

這種強烈的競爭關係,也是導致夏遠被嚴密“保護”起來的根本原因之一。

曲神的晉升和曲皇不同。

採用的是現場創作的競賽方式。

過去取得的歷史成績再怎麼輝煌,也只能讓你獲得參賽的資格,卻並不能讓你一步登天。

這種晉升方式,對於作曲人的急智、靈感和天賦要求極高。

如果是那種天賦不高的“苦吟派”作曲人,百分之百會落選。

不過這也不是世界文藝協會刻意去為難誰。

曲神這個稱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對整個藍星天賦最頂尖的音樂創作者的一種褒獎。

是代表人類的極限存在!

就像地球上的一句名言說的那樣: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重要。”

這句話放在藍星一樣適用。

從某種程度上講,曲皇之下的水平靠汗水就能達到。

只要你夠勤奮,一步一步的晉級,總有一天能熬到曲皇。

熬不到,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勤奮,或者對自己不夠狠!

只有到了曲皇之上才是真正拼那百分之一天賦的時候。

這是篩選神與凡人的過程!

曲神晉升大賽十年一次,賽程延續數日。

每次的環節都差不多,先是由文藝協會官方的出題組擬定上百個題目。

現場隨機抽選三個,讓參賽的曲皇現場創作,再給出分數。

作品評審階段不標出創作者。

這三輪隨機題幾乎就能篩選掉八成的曲皇。

在這三輪之後,還會由現任曲神每人出一個題目。

只有透過了所有曲神認可的人才能晉級!

在這種情況下,能最終闖出去的百不存一。

最多的時候也就一次產生兩位曲神。

甚至多數時候都是落得個全軍覆沒的慘澹收場。

第一次參加曲神晉級賽的夏遠,思維和靈性正是最巔峰的時刻,將近十年的閉關也讓他信心百倍!

那會兒華夏還沒有電視直播,但是大賽期間,卻有無數的人守在收音機前熱切的關注著比賽程序。

音樂一首接一首的放。

人們一首接一首的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