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回京(第1/4頁)
章節報錯
ps:先發後抓蟲。
13年的《西遊降魔》被廣泛認為是春節檔的開端!
也有人覺得95年春節上映的《紅番區》是春節檔的開頭,其實這本身牽扯到一個概念問題。
要知道地球上,95年那會的國內是沒有檔期這個概念的!
而馮褲子的《甲方乙方》也不足以稱之為賀歲檔的開頭,因為體量太小了。
直到國師的《英雄》出現才真正有了檔期這個概念。
因為英雄的高票房才能體現檔期的價值,也是賀歲檔真正的開頭。
而春節檔的形式是非常偶然的!
10年《阿凡達》直接上映3個多月,在春節收穫了不少票房,讓其他人注意春節檔的潛力。
而13年春節檔的形成屬於偶然。
那時候電影人關注的重點其實是情人節。
只是因為13年情人節和春節檔最接近,所以算是無心插柳。
星爺把《西遊降魔》定檔這個時段實際上也是衝著情人節去的。
在這之前電影人普遍看衰春節期間的影院消費能力,甚至將至定義為一年中最不好的時期!
春節就是要吃團圓飯看春晚,這幾乎已經是那個時期所有人的共識。
影視圈的分析專家都認為,即便是用屁股想都能猜到,春節期間不會有人走進影院。
可沒想到《西遊降魔》票房爆炸,狠狠的扇了專家的臉。
明明白白的告訴了所有人,春節是個躺著都能撿錢的黃金檔!
於是票房帶動檔期,後面更是跟風才形成春節檔。
而藍星的華夏,在這方面比地球還要後知後覺一些!
雖然早就已經有了檔期的概念,但是卻沒有人願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想到這裡,高爽眼睛漸漸眯起,心裡逐漸被一個念頭充滿!
既然星爺能用《西遊降魔》在地球上創造出這樣的奇蹟,那作為星爺巔峰之作的《功夫》,難道就不能在藍星復刻這個奇蹟嗎?
藍星的賀歲檔已經延續了很多年。
細算起來,觀眾和賀歲檔的“蜜戀期”差不多已經過了。
媒體上經常聽見有人說,現在的賀歲檔爛片雲集,賀歲不賀歲的不知道,但是添堵絕對一流。
這說明觀眾們對於這一時期跟風搶映的電影新鮮感正在逐漸消退。
更多的觀眾們開始在賀歲檔中迴歸理性。
儘管如此這個檔期也還是華夏一年中最火爆的時段。
就和地球上的春晚一樣,明知道就那樣,可到了時間還是會多少瞟兩眼。
觀眾和賀歲檔只見不穩固的“婚姻關係”,恰恰為“小三”春節檔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現在卻的,僅僅只是一部夠分量的電影將這個瘋狂的檔期完全啟用而已。
“……”
高爽沉默了片刻後問道:“如果春節檔上映……是不是沒人跟我爭?”
“春節檔?”
葉安蕾忍不住扶了扶額頭,無奈的道:“這要算個檔期的話,確實沒人跟你爭!不過你也不能為了上映就隨便找個最差的時間段上映啊。”
高爽跟葉安蕾解釋不清楚春節檔的問題。
畢竟,華夏電影圈裡不看好春節期間上映已經算是一種共識了。
想掰正這種固有觀念,靠說是沒用的,唯有成績!
他乾脆轉移了一下話題,問道:“華娛傳媒不是有部《武神》要上映嗎?他們應該也殺青了吧,定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