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來在高爽問完話之後的表現卻有些奇怪,他先是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

隨後說道:“能看出來你用的應該有西洋拳和一些華夏傳統散手功夫,甚至還有點劍術的影子。”

高爽聽到這裡心裡暗暗也是一驚。

趙東來不愧是真高手!

就這一上午的時間幾乎將他展示出來的東西拆解了個七七八八!

星爺在《功夫》最後這段打鬥中,大量使用了截拳道的技法。

那種簡潔凌厲的風格實在是其他功夫很難模彷出來的。

而截拳道本身,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技法。

一代宗師李小龍一身學習的功夫非常雜。

他的父親李海泉從小就教他太極拳。

十三歲的時候才開始跟葉問宗師學習詠春拳。

期間還練過北方的腿功和劍術。

這對他後來的思想成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後來李小龍以詠春拳、拳擊與擊劍作為技術骨幹,以中國道家思想為主創立出了截拳道。

這實際上並不能稱為一種獨立的流派,而是一種實戰格鬥體系,也是一種全新的武術思想體系。

高爽以為,將“截拳道”稱之為武術方法論倒是更貼切些。

而趙東來居然將最核心的部分看的一點不差,這份眼裡就很值得敬佩。

“這是截拳道!”

高爽對趙東來解釋道:“根本的拳理便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講究的就是不拘於形,相容幷蓄!所以這門功夫裡融合了大量的其他門派的優秀招式,並且對這些招式進行了科學的改良。”

所謂的拳理,往往是一門功夫的核心。

按華夏武術圈的說法,這便是真傳了!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從來都不是一句虛言。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趙東來反覆的咀嚼著高爽話裡的意思,一時間竟然有些失神了。

他本身學習的是紅拳,但是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卻是學習各門各派的散手。

跟穆泉到處學習腿功有些類似,但他本身卻不侷限拳種。

當初在公園裡和高爽“比鬥”的時候,除了最初展示了一下紅拳之外,後面一兩個小時裡幾乎都在用各種複雜的散手為難高爽。

有此就能看出,他涉獵只廣泛!

侷限與一門一派,將各種優秀的散手融合成自己的東西,這可不正是趙東來自身武道的興趣所在嗎?

不過他卻從來沒有想過將這些散手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獨立的系統。

主要便是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真傳”。

而這一句“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徹底的開啟了趙東來的思路!

此刻他表面不動聲色,實際上內心早已是熱血澎湃。

他知道,如果高小子如果沒有在這方面扯謊的話,“截拳道”很可能是他真正邁向宗師的契機!

趙東來抬手在高爽的肩膀上拍了拍,當先向已經架好的攝像機拍攝區走去,邊走邊說道:“走,別光說不練,咱們走兩招!”

高爽聞言笑著搖了搖頭便跟上了。

拍在他肩膀上那雙顫抖的手,出賣了趙東來真實的內心。

他選擇將壓箱底的“截拳道”給趙東來,便是看準了趙東來的博學。

只是沒想到他居然會如此的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