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爺的電影確實不少,但《功夫》卻是星爺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在內地發行的片子!

本來這個時間節點應該更提前一些的。

可惜《少林足球》因為某些不可抗的因素,沒能在內地公映……

香港電影到高爽穿越之前一直都是江河日下的狀態。

最後依然能扛住香港電影大旗的也就只有功夫片、喜劇片還有警匪片了。

而這些型別的片子裡,動作片功夫的應用,應該是浸潤到香港電影人骨髓裡的東西!

所以,星爺親自操刀的的喜劇裡,無論是《大話西遊》、《少林足球》還是《功夫》,動作設計都是一流!

對於武學的理念更是有獨到的理解。

原版的片頭其實包含著一個非常隱晦的暗喻:飛不過滄海的蝴蝶越過山丘,才發現乍看的高山,只是“功夫”二字,極目又是蒼茫遠峰。

山外有山,江湖寫照。

可以說,《功夫》將星爺關於武打片的遐想具象化了。

既呈現了“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的術!

又蘊藏最終頓悟如來神掌仁者無敵的道!

劇情中一些看似誇張不合情理的地方,最後都成為了主角覺醒時的鋪墊。

譬如,在阿星只是“凡人”之時,已經能躲避包租婆的奪路追殺。

譬如,遭毒蛇咬過之後,備受煎熬的阿星將交通燈箱打出一個個掌印。

凡此種種,都在提示,阿星真的是萬中無一的絕世高手。

但絕世高手,亦有凡塵往昔。

行騙的乞丐、救美的少年、羸弱的姑娘、受欺的昨日……

終於在棒棒糖的隱喻中彼此關聯。

縱使自尊作祟,兩次拒絕了棒棒糖,瀕危時的遺願,也是用血再畫一個。

如果真有功夫能夠超越孤絕的技巧與寬容的宗旨,在星爺看來,唯善與愛莫屬。

其實《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西遊降魔》四部電影,可以看得出星爺在不斷嘗試,只是他嘗試的時間有點久了……

但是《功夫》恐怕是他用心程度最大的一部電影,怎麼說呢,《功夫》之後,星爺的頭髮全白了……

高爽即將在這個世界裡重現這一喜劇之王嘔心瀝血的作品。

內心的激動與忐忑都讓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

觀禮的人群中,朱闖勁滿臉的姨母笑。

他早兩天就已經收到了高爽的通知。

高爽直接給他訂的早上的機票。

中午的時候就已經派車給接來了。

此刻也跟著高爽他們一起親歷了開機儀式。

他這次來魔都倒不全是因為要參加高爽的電影。

好巧不巧,學校剛好有個公幹要出差來魔都,時間大概是一週。

這個高爽留出了充足的拍攝時間。

他看著在香桉前揭匾的高爽,心裡也是感慨良多。

當初高爽去學校參加藝考的時候,朱闖勁有意將高爽分到了他考核的組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