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廠”全稱叫“北平電影製片廠”。

位置在京城的北三環。

處於京城的核心圈,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這裡曾經是華夏電影業務的最核心地帶,也是華夏第一個與國外合作的電影廠。

在華夏電影的高速發展期,生產出了大量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優秀影片。

而且因為其本身是華夏第一批由官方組建的電影廠,所以在人才、裝置和機構等方面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並擁有許多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導演。

不過後來改制後,解體重組了華夏國家電影公司,也就是上次想“收編”高爽,但被他自己給攪和黃了的那個。

從那之後,已經基本被搬空了的“北影廠”才逐漸開始走向衰敗。

唯一完整留存下來的,也許只有在廠子門口“等戲”這個傳統了。

……

高爽他們來的確實很早,這會兒才剛剛五點。

天都是全黑的,再有半個多小時才能露出魚肚白。

不過北影廠的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大多都窩在廠子外面的牆根下補覺。

只有少數三五個人藉著院牆邊一個昏黃的路燈吃著帶來的早飯。

因為已經入秋的關係,這些人的穿著統一的出奇。

軍綠色的長棉衣成為了這些人的標配,似乎不是這麼個打扮,就會淪為人群中的另類。

他們頂著寒風,衣領一翻,就是個溫暖的避風港。

高爽跟趙海是打車過來的。

剛下車的時候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不過這些人打量了他們幾眼,便不再關注了。

有經驗的都知道,來接群演的,一般都是開小金盃。

多的時候一次能拉十號幾號人。

這個點,警察少,一般管不著。

而像高爽和趙海這種提著包,打車來的,不是小特約,就是過來體驗生活的藝術院校大學生。

趙海下車後跟高爽說了兩句就把包丟給了高爽,自己向不遠的一排店面走去。

高爽看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一個臺階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