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果子(第1/5頁)
章節報錯
紫氣殿。
盧通、鐵瘤蛟相對而坐,許久之後,抬手把鐵瘤蛟納入體內,喃喃道:“記憶出現差錯,以後不能再分開了。”
進入神墟前留了一道分魂坐鎮紫氣殿。
過去了四個月,重新與分魂對照,已經沒有了當初猶如一體的自然。像照鏡子,鏡中人眉眼五官都一樣,妝容卻變了。
他雙目閉合,平復心神的怪異錯位。
費了大半天功夫,“差別”仍未扭轉,彷彿一根看不見的刺釘入了神魂。
“國主,劉寄心、秋慈求見。”
“呼。”
盧通長吐一口氣,睜開雙眼,道:“請進來。”
“是。”
很快,二人進入殿內,一起行禮道:“拜見國主。”
“坐。”
二人陸續坐下。
劉寄心遞過一本冊子,道:“國主,國中人口興旺,已經突破了六十萬之數。不過疏於管理,城池中尚可,村野中幾乎一片混亂。因此,我等商定重新劃分村鎮,更名為‘池塔’。”
盧通翻開冊子。
第一頁是一幅地圖,囊括了此前的旺國、墟國,除了神墟外,其餘地方分為了四個池:
彌池,彌河之西;
博池,博旺城周邊,覆蓋整個東北;
錦池,錦景城周邊,以及除了國都外的整個東南;
洪池,洪山盆地內外。
每個池中還標註出了一個個塔,百姓繞塔而居,猶如以前的村莊。
盧通很快便明白了必須劃分“池塔”。
人多了,事情就多,不能凡事都上稟六殿。除了國都的六殿外,每個池、每個塔也要有一些人,獨自掌管地方事務。
他翻看了一遍,稍作沉吟,道:“誰可以擔任池主?”
一池之主,權柄太大,放在誰手裡都是一把利器。
不能給山主,否則文武分立就名存實亡;也不能給爵家、抱容,真人本身就實力強大,再兼任池主,無需太久就能徹底掌控一池。
劉寄心道:“啟智山的學子可以一用。”
“他們……”
盧通有些信不過。
時日太短,啟智山立下還不足十年,山上的學子最年長的也才三十出頭。
劉寄心取出一摞紙張,道:“這是黃三傑、賀耘、範振妖的功課,除了三人外,羊珮、谷學松等也十分出類拔萃。”
盧通立即翻開,仔細看了兩眼後,逐漸加快速度,一行行掃過。
不足一盞茶便全部看完。
題目是“三問”,問心、問國、問道,分別問自己、問國事、問天地自然之道。
黃三傑講“國”,國是道之子、心之主;賀耘重“心”,心是人之本,正心以治國,正國以承道;範振妖也重“心”,講國心,國心即民心,國心可以易道。
每人都洋洋灑灑了一大通,內容卻十分空泛,像繡花枕頭,沒有人說到實處。
最明顯的長處就是,三篇文章全都脈絡清晰、條理分明,一眼掃過就知道文章真意。
他隨手放下紙張。
劉寄心似乎知道盧通的心中所想,道:“國主,玉不磨不成器,這些學子仍是一塊璞玉,此時不用,以後如何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