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劇黍(第2/6頁)
章節報錯
盧通心中有些不喜歡。
相貌是天生的,衣賞卻是自己選的,衣著可以簡單、也殘破,但起碼要乾乾淨淨。
“坐。”
“謝國主。”
劇黍盤腿坐在草地上。
盧通坐在對面,道:“你從昌國而來?”
“正是。”
“行兒對你讚譽有加,如此人傑很難被埋沒,昌國也並非小國,為什麼沒有用你?”
昌國位於荒土以南、杖國以北,比濟國略小,但是國中百姓也有千萬之數。
劇黍道:“天可逆,人不可違。七年前,我曾面見昌國國主,陳述強國之策,可惜國主瞻前顧後,遲遲不敢下定決心,最終委任我擔任一村之正。”
盧通有了一些興趣。
能見到國主,說明的確有些本事。可是最後只能擔任村正,說明昌國國主未必太器重劇黍。
“說來聽聽,什麼強國之策。”
“毀書、禁商、窮民、賞勇。”
盧通心頭連跳幾下。
劇黍取出一本黃紙舊冊,遞過道:“這是我曾替昌國寫下的‘昌書’,又經過七載更定,已經臻至完善。”
盧通接過冊子,小心翻開。
冊內,泛黃紙張上寫滿了字,字跡有大有小,塗抹極多,筆墨深淺也各不一樣。
他翻看時。
劇黍開始解釋強國之策,道:“書是萬惡之源。人識字之後,雜念隨之四起,難以管束,十分浪費國力。”
盧通看到一行,把人比作獸的言語,道:“若是按照此法,國中百姓和妖獸麾下的人奴有什麼分別?”
“沒有分別,御獸遠比御人容易。”
盧通有些意外。
明明是一個喪盡天良的主意,劇黍竟然回答的如此坦蕩。
“繼續。”
劇黍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禁絕商貿,立下國商壟斷一切大小商事,國主一人賺取全國之利。”
“透過商貨價格、律法、借貸等,使國中百姓常年貧苦,甚至負債累累。人窮則氣軟,不敢多生事端,國主一言可以號令全國之民。”
“《探幽經》有言,萬事不可以絕。毀、禁、窮之後,賞便是唯一的活路。”
“耕田者,小賞;開渠者,小賞;斬敵者,大賞……國民貧窮,所以賞賜便是靈丹妙藥,處處可用。”
盧通合上冊子。
劇黍立即屏住呼吸,靜靜等候。
盧通看著面前人,心中冒出一個個念頭,最後道:“道友能否在這裡多住幾日?”
“劇黍已經等了七年,即便再等七年也願意。”
“好。”
盧通點了下頭,喚來小青鳥,帶劇黍去山洞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