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蛟伏黃泉圖(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教功法從何而來?
關於這個問題,鬼王還真沒想過,如今聽姜明提及,心神一動:“難道……”
姜明肯定道:“不錯,三教的功法,本就同宗同源,皆源自於天書。”
“如何證明?”
鬼王為人雄才大略,自然不會輕信於人。
“天書共分五卷,魔教佔據第一卷和第二卷,天音寺得第四卷,青雲門得第五卷,第三卷於天帝寶庫之內。”
“而我蜀山,以集齊四卷天書,為示誠意,貧道可將天書一卷贈予宗主。”
姜明笑眯眯地看著鬼王,隨即將第一卷《天書》傳遞到玉簡之上,交於鬼王。
“天下一統,方能平息紛爭,成就大事,這天下的局面,也改變了,此事宗主可多加斟酌,一月之期為限,到時貧道再上鬼王宗請教,告辭。”
言盡於此,姜明飄然而去,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眼下四卷《天書》在手,只剩下天音寺最後一卷《天書》。
還有幾天時間,姜明索性去一趟天音寺。
而看著姜明瀟灑離去的背影,鬼王握著玉簡的手略微顫抖。
心情很複雜。
他看不透對方的想法,但今天的一番對話,讓鬼王大為震撼。
一旁的青龍問道:“宗主,這蜀山天通真人所言,你覺得是真是假?”
“我也不知道!”
鬼王搖頭道:“不過天書在手,一試便知。”
“宗主,恐防有詐。”
朱雀提醒一聲。
“本座知曉,此地不宜久留,回鬼王宗再行商議。”
鬼王言罷,抱起女兒,牽著小痴的手,和青龍、朱雀一同離去。
三教同源,此事關係重大,甚至可以改變天下間修真界的格局,
此事對於魔教的影響其實不大,畢竟魔教的名聲早就臭大街了。
反倒是可以對青雲門和天音寺的聲譽,形成打擊。
另一邊。
姜明風馳電掣趕往天音寺。
天音寺位於須彌山上。
相傳,千年之前,天音寺創派祖師還是個行腳僧人,四方雲遊。
一日,誤入須彌山崇山峻嶺之間,竟是迷了路,再也無法走出去。
無奈之下,天音寺祖師便在這山林之間亂走,機緣巧合看到一片光滑如玉一般的石壁。
那時,天音寺祖師飢渴難耐,睏倦不堪,便在玉壁之下歇息。
傳說那位祖師在無字玉壁之下坐了三日三夜,不知怎麼,竟然從最初的飢渴難耐漸漸入定,心安而神定,進入了佛門之中大圓滿之境地。
三日之後,他竟是在這無字玉壁之下頓悟了佛理,領悟出了天音寺世代相傳下來的無上真法《大梵般若》。
由此,奠定了天音寺一脈在天下修道中的地位。
因為普智常年佩戴噬血珠,姜明透過黃金童,回朔畫面,對於天音寺頗為了解,跟進自己家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