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制訂的計劃,是桑塔率領蠻人軍團偷襲牛斧部落,對奇木率領警備團和元虫部落奔著羅鳥部落一路橫推,新巴、奧托兩人帶著祭祀團隱藏在象蛇部落四周,監控象蛇部落的動向,必要時藉助有利地形,在半路伏擊。

桑塔和對奇木先後傳來好訊息,新巴和奧托那裡卻沒有絲毫動靜,不禁讓朱堯起了疑。

虎帝等強大的圖騰神離去後,百神部落以牛斧、羅鳥、象蛇三個圖騰神最為強大。

相應的,這三個部落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綜合實力最強。

三個部落並不接壤,相互之間隔著有段距離,夾著不少中小型的部落,平時裡交流有限,不算太熟。

本來相安無事,沒想到圖騰神象蛇最先發了瘋,不宣而戰,吞掉了羅鳥部落下面四個小部落的圖騰神,引發了與羅鳥部落的戰鬥。

象蛇和朱堯記憶裡《山海經》中的異獸沒有關係,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能一口吃下大象的蛇。

事實上,這條蛇的體型比想象的要大,大得多。

象蛇部落位於索赫德大陸中部平原西部,背靠連綿起伏的海岸山脈,河流水系發達,有數條大河在附近經過,從高空俯視,會見到許多寬三四十米的河流,圍繞著象蛇部落流淌,大圈繞著小圈,構成蚊香一樣的形狀。

“這些河流最初是象蛇在地面移動是留下的溝壑,經過雨水的沖刷和人工的開鑿,形成了一圈一圈的護城河。”圖騰神羅鳥變作青色小鳥,站在朱堯的肩膀上,介紹道:“象蛇一開始並不強大,只是一隻尋常大小的蟒蛇,後來覺醒了吞食天賦,食量暴漲,體型越吃越大,實力越來越強。”

“因為象蛇部落所在的地方是平原的邊緣處,平時少有人來,象蛇的生活習性也是吃了睡,睡了吃,所以後來大家見到象蛇,全都吃了一驚,沒想到它無聲無息成為了大靈。”

“從那個時候起,象蛇就一直飽受飢餓的困擾,它永遠吃不飽,龐大的身軀和強大的消化能力,令它痛苦不堪。”

“那時它有一個朋友,是圖騰神飛魚。飛魚是海中的一種怪獸,體型巨大,猶如山脈,它會在每年春夏相交的時候變成大鳥,從大陸的西海,飛到大陸的東海。每次經過象蛇部落時,飛魚都會抖落大量的海魚,供象蛇吃。”

羅鳥的語氣有些複雜:“一年之中,象蛇只有在飛魚到來的時候能吃飽。”

“但在靈災爆發後,飛魚再也沒來過,想必……死於靈災了吧。”

朱堯站在白雲上,低頭看著腳下的龐然大物,驚歎其體型之大。

虎帝體長千米,已經足夠驚人了,象蛇的體長,還要再多出四五十倍。它以頭銜尾,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形,圓形的內部,則是一片片建築。

象蛇的軀體便是守護部落的城牆,在象蛇部落不遠處的地面上,有著許多小黑點,那是一個個地下隧道的出口,象蛇部落裡的人,進出都要走一段地下暗道,數百年的時光下來,土地下面到底有多少暗道隧道,哪條是能走的,哪條是不能走的,大概只有象蛇部落中的居民才知道。

現在,再沒有人知道了。

象蛇部落滅亡了。

象蛇部落裡的建築東倒西歪,不少房屋不見了屋頂和牆壁,部落內部鴉雀無聲,黃綠色的粘稠濃霧浮在地表,波瀾不驚。

整個部落,俯瞰下去,彷彿一潭腐爛發臭的死水,令人感到極度的不適。

濃霧來源於象蛇,這條體長四五十公里,比城牆還高數倍的巨蛇,虛弱地爬伏在地上,全身上下潰爛腐敗,大片片的膿包生長在鱗片的縫隙中,微風一過,膿包“啪”的一聲脆響,破裂開來,淌出黃綠的膿水和黑紅的血液,再被陽光照射,蒸騰出黃綠色劇毒濃霧。

“遠古王的詛咒……”

朱堯瞬息洞察了象蛇變成這幅噁心模樣的原因。

羅鳥聽到朱堯的低喃,嚇得身子一抖。

作為圖騰神制度的開創者,遠古王曾定下幾條基本的契約,任何違背契約的圖騰神,都會受到詛咒,在無盡的痛苦中死去。

其中有一條的內容,是圖騰神必須守護供奉自己的部落的安全,不得以任何形式毀滅供奉自己的部落。

象蛇大概是餓瘋了。

朱堯和羅鳥,能很輕鬆想象到,餓極了的象蛇失去了理智,直起身子,張開大口,對著象蛇部落勐然一吸,吞掉了部落中的所有人,獲得暫時的飽腹。

然後惹來了遠古王的詛咒,變成了半死不活的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