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顱部落位於半島的東北角,距離海洋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夾在三個小山脈之間,本來和屍骨部落一樣,屬於林獵的部族,但隨著改信血顱神,實力飛速擴張, 又恰巧接觸到了順著航海家索赫德開闢的新航線而來的諾爾巴人,生產工具和戰爭工具同樣突飛猛進,已然吃下了半島東側所有的沿海地區,佔據了沿海資源。

血顱部落雖然撤離了戰吼氏族的地盤,但隨著往血顱部落的方向走,在遠離戰吼氏族的核心地區的地方,還是能看到三五成群, 幾十人數百人的聚落分佈, 零零散散, 但加起來總人口並不少。

簡單接觸後,朱堯便知道了這群人的來歷,一些是血顱部落來襲時躲起來的倖存者,隨著血顱部落勢力的撤離收縮,又回到原來聚落的地方重建家園;一些是血顱部落退下來的戰士,他們因為身體的損傷,肢體的殘缺,沒辦法再進行高強度戰鬥,就領著家屬奴隸,呼朋喚友佔據了一塊地方,當上了土皇帝。

兩方人衝突不斷,血拼鏖戰之事常見,縱然是極冷的天氣,積雪攔路,朱堯還是見證了數次群鬥。

血顱戰士的勢力穩佔上風,他們雖然退居下來, 但一身神眷並沒有被收回去,反而學習到了比較粗糙的祭祀之法, 同樣可以血祭血顱神獲得恩賜。

而因為血顱部落的血腥屠殺,留下的都是老弱婦幼,根本沒有辦法抵擋血顱戰士的襲擊。

朱堯一眼就看出了血顱部落的佈局,暗道計謀狠絕。

血顱部落不是不知道周圍有很多幸存者,但他們懶得浪費精力去捕殺這群小魚小蝦,乾脆讓戰力受損的戰士定居在此,碾壓式的鞏固統治。

這一招一石三鳥,既能毀滅不穩定因素,又能起到練兵鞏固地盤的效果,還能增強血顱神的實力。

對於血顱部落來說,只要有充足的祭品,喚醒血顱神,便可以再次迅速擴張。

小魚小蝦的量足夠,同樣抵得上大魚的重量。

朱堯在這裡停了幾天,一個個滅殺血顱部落的聚集地,另外讓波羅斯偽裝成血顱部落的人,進攻那些倖存者部落。

然後在危急時刻,朱堯神兵天降, 解決危機, 勸導倖存者前往屍骨部落定居, 增加屍骨部落的人口。

在此盤桓數日之後,二人重新上路,又經歷幾日的時間,跋山涉水,終於到了血顱部落的地界。

到了這裡,地勢平坦了很多,人煙不在稀疏,地面上已經有人畜踩壓出來的道路,每隔幾公里便有一處村寨聚落。

這些村寨聚落是血顱戰士的封地,裡面大部分是立過功的血顱戰士的家眷奴隸,守著周圍幾公里的土地,耕種或者狩獵。

朱堯注意到,在這些村寨聚落中的奴隸中,有一種又黑又小的奴隸,他們身高只有一米三四,比蕪土人稍微高了一些,五官牙齒與人類無疑,手臂細長而有力,垂下來能夠到膝蓋,光線比較暗的時候,遠看像只大馬猴。

詢問來由,原來是海外群島上的土著,社會狀態同樣處於原始部落時期,但比索赫德大陸上的原始部落還要落後。

索赫德大陸上的原始部落已經發展到了接近青銅文明的程度,海外群島土著還停留在舊石器時代,各自分裂在不同大小的島嶼上。

雖然群島土著部落同樣信奉圖騰神,但受地域資源的限制,大多數都不成氣候,在血顱部落和諾爾巴人的進攻下一觸即潰,成為了祭品和奴隸。

朱堯暗中點頭,柿子專挑軟的捏,突破不了元虫部落,血顱部落在陸地上就沒辦法將手伸到大陸中央的位置。

與其設定重兵在那裡消耗資源乾耗著,不如撤回主力,征伐海外群島的土著部落,增強部落的實力。

不過……

海外群島的土著這麼弱,塵世地圖上的血顱部落勢力怎麼突然遭到重創,被海盜和聖神教廷佔了便宜,分出去兩塊好大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