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其實是一個小數學題,忘記是在《讀者》上看的,還是在《青年文摘》上看的,反正朱堯影響非常深刻。

故事的主角有說是阿基米德與國王,有說是劉伯溫與朱元璋,不管是誰,情節一樣。

大意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愛下棋的國王,某天與大臣下棋時突發奇想,說道:“如果今天你能贏我,我就答應你一個要求,什麼都行。”

大臣每日陪國王下棋都是故意下輸,今天有了這句話,他決定贏一把。

結果國王還真一言九鼎,說話算話,問大臣有什麼要求。

大臣說:“我要的東西其實很簡單,陛下。這副棋盤共有64個格子,您在第一個格子放一粒米,第二個格子放兩粒米,第三個格子放四粒米,以此類推,每個格子都放上相應數量的米,直到第64個格子放滿,我就心滿意足了。”

國王一聽非常開心,“你這要求不高啊!”

於是叫來糧食大臣,按照這種方法一算,傻眼了。

出現了一個天文數字。

這是經典的倍增作用原理。

坐在爬犁上的朱堯無所事事,又將這個故事算了一遍。

按照普通大米600粒為50克計算,做一個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最終算出總重量約為15000多億噸。

2020年全世界大米產量才5億多噸。

就挺可怕的。

邪惡洞窟發展到後期,升級要求的經驗值必定也是個天文數字。

朱堯甩了甩頭,想把這無用的憂愁甩出腦子,猛不丁卻見到叢林中一抹紅色,“噌”的一下直起身子,目光凌厲起來。

叢林中的大樹東倒西歪,被厚厚的積雪壓住,卻還是撐開枯瘦的枝丫,孤傲地刺向天空。

一頭野牛一般大的血紅野狼,微微張開嘴,腥臭的口水順著尖銳牙齒的縫隙,漸漸滴落在雪地裡。

血狼。

之前若不是大甲蟲突然佔據村子,屍骨部落面對的第一個敵人應該是它們。

朱堯操縱著骷髏正面對峙著血狼,眼睛餘光則不斷打量著四周。狼群善於團隊捕獵,當見到一隻狼時,說不定已經被一群狼包圍了。

雙方對峙數分鐘,血狼噴出一股熱氣,不甘地漸漸後退,消失在朱堯的視野裡。

一隻?

朱堯面色凝重,不知道這是不是血狼的計謀。

一時沒敢動彈。

許久,終於發現自己在與空氣鬥智鬥勇的朱堯長出一口氣,覺得背後冰涼一片,竟是嚇出一背白毛汗。

幸而是虛驚一場,朱堯繼續按照原定路線前進,心裡已經沒了剛才的輕鬆,不時四下張望,總覺得有血狼群鬼祟跟在後面。

這一防就是兩天一夜,確認了血狼群並沒有跟著自己。

夕陽落下,月亮未升,正是一天中最昏暗的時候,朱堯回到了他穿越的地方——血顱祭祀場。

攤開地圖,用手指虛劃兩下,找到目前的位置,朱堯不由得嘆口氣:

“大熊部落。”

這份地圖是桑塔憑藉記憶繪畫出來的,不精準,但標註了原身所在的盤蟒部落周邊所有部落的大概位置。

這片祭祀場,原來有一個大熊部落,如今已經淪為廢墟。

血顱部落搗毀了一切建築,殘垣斷壁在積雪中矗立著,像是殘破的石像,倔強地告訴來者,這裡曾經有人生活過。

祭祀坑已經填埋,但依舊在地面凹下去一大塊,即便有積雪覆蓋,也能一眼看出來。雪蜈蚣悉悉索索鑽了過去,一會兒的功夫叼著一截斷臂回來,扔在朱堯面前,扭著身體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