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足足下了三天,積雪高到胸口,房門都無法推開。

朱堯頭一次見到這麼大的下雪量,驚到了。

好在之前朱堯就怕大雪將房屋壓塌,提前準備了工具,每四五個小時就出去掃一下房頂的雪,算是讓屋子堅挺下來。

倒是豬圈和草棚,不可避免地塌了,砸死了一隻母豬。

村外的蕪土人也有很多凍死的,最終只留下十幾個人,長角和女奇異個體都還好好的。

雪過天晴,全員動了起來。

第一件事是掃雪,第二件事是給蕪土人們修建小冰屋,第三件事是在圓木柵欄例外砌冰牆,加高加厚,形成一堵厚厚的圍牆,增加防禦力。

冬季固然萬物冬藏,卻也有飢餓的野獸出來覓食,屍骨部落二十多人,可不就是上好的食物。

村子外圍的圍牆不能像之前一樣,被野獸(狂渾)輕易拍碎。

同時炭窯加班加點地修建,能不能順利熬過寒冬,關鍵就在於木炭是否充足。

另外朱堯和克尼研究半天,將爬犁這個運輸工具研究出來了。這是前世北方冬季出行的老式工具,隨著汽車的普及,漸漸成為了冰面上的娛樂專案。

因為北方冬季漫長,大雪封路,牛車馬車這些輪子車難以行走,北方人民便研製出可以在冰面、雪地滑行的爬犁。

爬犁底部是兩根長而光滑的木杆,一般會用火在前端烘烤,使其高高翹起,然後在平直的地方釘上支柱,支柱上建一個平面,可以拉人,也可以拉貨。

爬犁有大有小,大的有兩頂小轎那麼大,可以拉過載、跑長途,可以在上面加遮風擋雨的棚子,這就變成了拉人的爬犁。

小的爬犁只能勉強拉一人,現代冰面上用於娛樂的都是這種。

爬犁的行進需要有動物在前面牽引,牛、馬、犬、鹿是常見用來牽引的動物。

《吉林地誌》記載:“滿清未興以前,在東海三部之東北,而與渥集部緊相連線者,則清紀概以使犬、使鹿別之。”

屍骨部落沒有能牽引的動物,卻可以用殭屍來代替,就是走得慢了些。

於是,白日裡朱堯參與部落建設,和狩獵隊外出狩獵,晚上向佐雅瞭解諾爾巴的風土人情,順便學學外語。

如此充實而繁忙的日子,一轉眼就是半個月。

這天,寒風呼嘯,冷風捲著雪花,打在臉上像是刀片劃過,先是一涼,然後一疼,緊接著就是一麻。殭屍牛拉著爬犁,上面是一具凍得梆硬的棕熊屍體。

平羅、萬斯、朱堯三人肩並肩坐著,儘量靠得近一些,用體溫給同伴取暖,他們的眉毛和睫毛上掛滿了冰,臉凍的紅紫,縮著肩,攬著手。

頭頂的雲洶湧滾動,冷風越來越激烈。

平羅牙齒打著顫,“阿古都大人,這天看起來可太不妙了,估計又是一場暴風雪。”

朱堯點點頭,“我們要加快速度了,你們抓穩。”

平羅聞言臉色微綠,急忙抓住爬犁旁的欄杆,只聽前方黑灰色的野牛屍體昂首長哞,四蹄翻飛,狂野地奔跑起來。

殭屍牛,半個月裡唯一復甦的異種殭屍,技能是【狂奔】。

【狂奔:傾盡所有氣力的奔跑,獅虎也要避其鋒芒。

——那天下午夕陽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