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德芸坑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呢?清朝乾隆年間,就在京城東直門外的高粱橋,過去也叫高亮橋,傳說是,有一年龍王爺受了玉皇大帝的旨意,要在京城降下災害,把水都給帶走了,有一位叫高亮的小將軍騎馬去追,後來水追回來了,這位高亮將軍卻丟了性命,為了紀念他,才建了這座橋,當然了,這是民間傳說,正史當中,高粱橋修建於元朝末年······”
蕭飛這邊開書了,剛才又是講《張雙喜捉妖》已經瀕臨失傳,又是講得來這套書有多不容易,已經吊足了觀眾們的好奇心。
現在蕭飛這邊開始講正文,觀眾們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抬著頭,目不轉睛的盯著臺上,生怕一個錯神的工夫,就丟了重要的內容。
“高粱橋邊上呢,有這個一家三口,兩口子帶著一孩子,男人姓張,叫張大楞,幹什麼的呢?打八叉,過去老京城的土話,說的就是這個人什麼都會幹,什麼都能幹,誰家房子漏雨了,瓦匠的活他能幹,誰家地裡收莊稼,忙活不過來,他也能幹,誰家搬家缺個力巴,他也能行,哪家說相聲的缺個捧哏的,他也能臨時給救個場,唱曲兒的缺個琴師,也能來!”
一開始說的還挺正經的,到了後面,觀眾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真要是有這麼全面的人才,還用得著打零工?
“總之,張大楞呢,要是擱現在,那就是個多工種全面發展的技術型人才,放在過去,就叫打八叉!”
還能這樣解釋啊!?
“媳婦兒呢,姓李,平時在家裡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照顧孩子,倆人有個孩子,剛5歲,名字就叫張雙喜!”
男主角出來了!
觀眾們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來。
一個五歲的孩子能捉妖?
送上門去,估計也就能讓妖精塞牙!
可越是這樣,觀眾們就越是好奇,越是想要往下接著聽,別說半個月了,就算是一個月,哪也不去了,就為了聽這段相聲。
上場門邊上的郭德強也是一樣,豎起了耳朵,認認真真的聽著。
現在剛剛開始入活,郭德強就已經發現了,蕭飛這個版本和他重新整理編纂的版本存在著一些差異。
蕭飛入活,開始引出來的就是一家三口,這還是頭一次聽說。
往後面聽,又有些地方開始和他的版本一樣了,故事開始,都是因為張雙喜小孩子不會說話,引起了父母的誤會,最終導致父母雙亡。
不一樣的是,郭德強的版本里,張雙喜的母親李氏是上吊而死,父親是自焚而亡,而蕭飛說的這個版本,母親李氏是上吊死的,但是父親點著了自家的房子卻沒有死,而是被救之後,投河而亡。
哎呀!
郭德強猛地一驚,對啊!可以這麼處理啊!
這個故事後面有一個水鬼,當時他不知道怎麼安排,現在聽了蕭飛的版本,立刻就意識到,既然吊死鬼是張雙喜的媽,水鬼為什麼不能是張雙喜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爸呢。
原來最初的版本是這麼設計的啊!
通了!這下子全通了!
之前郭德強一直在納悶,水鬼該怎麼安排,在整個故事裡,水鬼反覆的出現,可是他得到的樑子裡,這個幾次害人的水鬼,最後卻沒有被懲處。
現在聽了蕭飛的講述,他明白了,後面幾次出現的水鬼就是張雙喜的爹!
郭德強得到了啟發,恨不能現在就回家去,重新將他整理好的《張雙喜捉妖》再編排一遍。
他在這邊昇華長能耐,蕭飛則在臺上逐漸將故事鋪開了。
整個故事的樑子,三言兩語就能說完,故事一開始,就是因為張雙喜小時不懂事,因為誤會害得母親上吊,父親跳河,變成了孤兒,流落民間。
隨後認識了張雙慶,雙慶家的財產被二大爺霸佔,雙喜、雙慶成為共患難的好兄弟,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
兩人長大後,雙慶被一個石頭妖精迷住,雙喜求助他人幫雙慶趕跑了妖精。
再後來,雙慶結婚,雙喜就有了嫂子,有一次石頭妖精變成雙喜的模樣勾引嫂子,被雙喜慶發現,並最終消滅了石頭妖精。
嫂子在他們消滅石頭妖精的過程中回了孃家,中間出現一個小插曲,一個水鬼想要勾她的魂,被嫂子父母提前發現並且阻止。
嫂子回家後,雙慶去工作,留雙喜在家陪嫂子,出現了一個吊死鬼和一個狐狸精,狐狸精變成嫂子的樣子,兩個嫂子一起出現,雙喜和雙慶在大和尚的幫助下剷除了假嫂子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