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能此刻站在臺上的人是他。

臺上的蕭飛還在繼續跟著觀眾聊天,從相聲門裡的師徒關係,說到了舊社會跑江湖的規矩,蕭飛的知識量,就算是郭德強聽著都忍不住讚歎。

“這孩子肚囊也太寬敞了,知道的可真多!”

比如正在臺上跟觀眾介紹過去跑江湖說的黑話,這也叫.春典,現在別說年輕的相聲演員了,就算是有好些老先生知道的都不多。

更有些知識點,就算是郭德強都沒聽說過,比如賊,也都是有嚴密的分工,所謂“賊有賊伴,盜有盜夥”。

搶劫的不去偷盜,偷盜的也有分工,當扒手的不能入室盜竊,當飛賊的不能當街行竊,偷商店的不能偷住戶。

甚至於地盤也都有劃分,外來越界的,輕則挨一頓打,重則有遭到砍去手腳等處罰的。

舊社會官府懲治小偷,很多都是小偷們自己送去的。

小偷發現有人越界“下貨”,侵入了他們的地盤,然後扭送官府。

一般來說賊不往官面上送人,官府基本不會專門去抓賊,因為偷盜是很難禁絕的,這些盜竊團伙自己劃分地盤偷盜,反而便於管理。

還有,盜賊有“三天不動贓物”的規矩,這是為什麼呢?

就是如果有大人物的東西被盜了,官府通知扒手頭子,還能把東西找回來。

這樣官府不會因為找不回來東西而擔責任,小偷們也能繼續在街上討生活,不用擔心偷了哪個大人物的東西,遭到滿街海捕。

同時,普通人若是丟了那種不很值錢,但是對自己非常重要的東西,託人找到扒手頭子,也能夠尋回來,這就是過去賊這一行的規矩。

“好傢伙的,師哥,這蕭家以前不是真出過飛賊吧?”

於清也笑了,他知道自己這大徒弟的知識面非常廣,而且還很雜,好像什麼都知道,平時爺倆兒在家裡聊天,說起歷史,蕭飛能聊,說起民俗,蕭飛能聊,哪怕是說起他最感興趣的養鳥逗蟲,蕭飛照樣也能聊。

郭德強在感嘆,已經傻了眼的嶽龍剛同樣也在感嘆:他咋能知道的那麼多啊!?

說完盜亦有道,緊跟著蕭飛話鋒一轉,又跟著臺底下的觀眾聊起了舊社會屠夫這行當的規矩。

“這也知道啊!?”

郭德強聽著蕭飛說的頭頭是道,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看著於清,又是止住的羨慕。

這麼好的孩子,咋就不是我徒弟呢?

感受到搭檔那羨慕嫉妒的小眼神,於清得意的一笑:眼熱去吧,這是我們於家門的開山大弟子,誰也甭想搶走了。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規矩,像木匠的鞋子,必須是一隻朝上,一隻朝前。而瓦匠在砌牆時,這家主人當晚,就不能吵架。而屠夫的規矩就是,不殺五指狗和五爪豬。”

“為什麼呢?古人認為五爪的豬有貴氣,不能任由屠夫給宰了。四爪和五爪在古時候是一個分水嶺,四爪龍也叫蟒,而五爪的龍才是真龍,因為在《周易》裡面,九五之數乃是盛極,因此九五之尊也被用來代指皇帝。”

“所以,對於老年間的人來說,五爪的豬不能輕易宰殺,尤其對於屠夫這樣常年殺生,滿含煞氣之人。”

臺下的觀眾也是越聽越入神,好像蕭飛說不說《九頭案》的故事已經不重要了,單單是聽這些老年間的知識,就已經夠本了。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蕭飛的話鋒再度一轉:“有昨天來的朋友,大概其還記著咱們昨天說到哪了,塔大的媳婦兒李氏,有個孃家哥哥李大成,乾的就是殺豬賣肉的買賣。”

一句話,直接就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故事上面,人們紛紛恍然,聽蕭飛說了快二十分鐘的閒白,這才剛說到正活上。

嘿!這小子明目張膽的注水啊!

兄弟們,咱們是不是得給他一大哄啊!?

蕭飛卻好像沒事兒人一樣:“今天有昨天沒來的朋友,咱們呢,三言兩語做一個小倒筆,把昨天的故事再交代一下。”

緊跟著,蕭飛直接開始入活,幾句話把前面的故事梗概交代完了,然後就是順著往下面說。

“都把耳朵支稜起來,這可是長能耐的時候!”

郭德強看著蕭飛,像是喃喃自語般說了一句,但身邊甭管是師兄弟,還是徒弟輩的,所有人在這一刻,全都寧心靜氣,目不轉睛的看著臺上的蕭飛,那耳朵,真的支稜起來了。

嶽龍剛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心裡著急,他本來腦子就不好,蕭飛說的那麼快,人物那麼多,故事那麼複雜,他哪能記得下來啊!?

老天爺,給俺來個錄音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