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上馬心不爽。」

嚯……

現場有懂京劇的,只聽這一句,眼睛都亮了。

這一嗓子太脆生了,標準的馬派唱腔,馬派唱腔的特點就是從容舒展、飽滿酣暢,蕭飛這一句唱的當真有幾分馬先生的味道。

李京也被嚇了一跳,他嗓子不行,但是也喜好京劇,家裡收藏著不少老唱片,其中自然少不了馬連良先生的。

他雖然知道蕭飛京劇唱得好,之前也聽過不少,但是,沒想到蕭飛學馬派居然學的這麼像。

這一愣神,居然連場面傢伙都給忘了。

蕭飛也沒等李京,接著往下唱,只不過接下來這一句,又讓現場觀眾體會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滋味。

「山人八卦袖內藏。」

變了,居然變了。

有些德芸社的老觀眾,多年以前曾在天橋劇場聽過蕭飛說的《黃鶴樓》,當時直接將京劇界的四大鬚生給學了個遍。

第一句學的是馬連良先生的馬派,第二句又換成了譚富英先生的譚派,譚派唱腔的特點是圓潤柔美、巧俏多變,跟馬派完全是不同的兩種風格。

一共就四句唱,蕭飛不會再一次將四大鬚生給學全了吧?

甭說觀眾了,就連上場門這邊的郭德強都豎起了耳朵,全神貫注的看著舞臺上的蕭飛。

「將身且坐中軍帳。」

楊派!

楊寶森先生的楊派。

楊派最大的特點就是不使巧腔,而且逢高必起。

「倉來七米倉來七來倉。」

「等候涿州翼德張。」

奚派!

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典型的奚派唱腔風格。

「好……」

觀眾們大聲叫好,郭德強也是滿臉興奮的鼓著掌。

「師哥!小飛可真給你們於家門露臉。」

於清同樣是滿臉的笑意,蕭飛的心思,他自然清楚,此前郭奇林砸了場,丟了面子,蕭飛這個做師哥必須得找回來。

擺明了就是告訴所有人,於家門的人能唱,會唱,而且唱得好。

唱完了,蕭飛往椅子上一坐,翹著二郎腿,李京等了半晌,也不見他言語。

「說話啊?」

「說什麼?」

「報名啊!」

蕭飛連忙起身,對著臺下的觀眾深鞠一躬:「學生蕭飛,德芸社的一名小演員,我師父是於清,師爺是石福歡,中國鐵路文工團一級演員,我師太是……」

李京趕緊攔住了:「讓你報名,你這跟我背上家譜了,還師太,甭說了,都知道是高鳳山先生。」

「那報誰的?報你的?這位是李京老師,他的師父是蕭飛,師爺是於清,師太是……」

「合著我沒輩兒了?你成我師父了?」

「那該怎麼報?」

李京急的跳腳:「報諸葛亮啊。」

「學生諸葛亮……」

李京連連甩手:「嗐!有說這個詞兒的嗎?」

「那該怎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