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好演員都是憋出來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故事裡,佟筱婭扮演的范家小女兒星星一出場,懷裡就抱著一隻黑貓。
在哪個年代,饑荒的大背景下,人都沒吃的了,誰還能有那個閒心養貓,也只有大戶人家的小姐,才能有這份閒情逸致了。
可不要小看了這隻貓,它在星星的心中,是人生某種東西的象徵。
關於這隻黑貓,故事裡還有一個情節,在逃荒的路上,星星喂貓喝小米粥。
她嫂子在旁說:這年月,人都吃不飽,還養貓?
星星說:我把我的那份給貓吃,行了吧?
她對貓的執拗,似乎是在暗示對人生的執拗和某些堅持。
就像在極度的飢餓中,栓柱拿千金難買的餅乾誘惑她,星星都沒答應。
而花枝卻為了一點吃食,甘願拿自己的貞操去交換。
這種堅持,是知識分子中常常能見到的,也是區別於花枝這種市井小民與「洋學生」的標誌!
范家在逃難的過程中,遭遇日機的轟炸,失去了馬車,以及所有的糧食和銀元,變得和所有的逃難者一樣——沒有吃的。
全靠吃樹皮和木頭充飢,在巨大而又嚴峻的饑荒面前,也開始考驗星星的人性了!
嫂子生完孩子後,身體虛弱,沒有吃的。
範殿元自責自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給兒媳婦熬口熱湯喝補補身子。
隨後,父女倆相視,都想到了那隻貓。
於是,貓就被做成了湯。
正在拍的就是這一幕,星星把書本一頁頁地撕下,投進了熊熊大火中,燒掉了書本,連同自己的文化知識也一同燒掉了,在生死關頭,知識文化不過就是遠在天邊的星星,沒有實質價值。
編劇劉震雲刻畫這個情節,應該不是在宣講知識無用論,而是特意烘托出這場災難的嚴重性,使得人在極度的飢餓中,精神也是無法再考別的任何東西去支撐了。
就連星星最後也喝了貓肉湯。
最真愛的東西都守不住了,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既然沒有了意義,這樣的身體,這樣的靈魂,不過就是行屍走肉罷了。
可是,若這具身體還能換來為家人保命的吃食,也是好的,算是物盡其用了吧!
所以在最後,星星賣了自己,換來四升小米給家人裹腹。
之前,蕭飛就曾和馮褲子說過,既然想要讓故事有深度,著重刻畫花枝和星星這一類大時代背景下最為柔弱無力,卻又最為堅強的女人才更加合適。
只可惜說的有點兒晚了,或者就算是在電影開機之前,蕭飛就把想法和馮褲子說了,人家也未必願意按照他說的去拍。
馮褲子憋了這麼些年,好不容易要發動這個大招了,肯定要往大了去整。
小打小鬧的,還將鏡頭對準小市民,小人物,已經沒法滿足他的野心了。
也就是上面不允許,否則的話,那個貨敢把無胡亂中華,或者崖山以後無中國拿出來拍。
片場,佟筱婭的重頭戲還在繼續,蕭飛也走了下來,現在馮褲子身後,看著監視器裡面的佟筱婭。
端著個殘破的碗,面無表情的,一口一口喝下碗裡的貓肉湯,最後用力抹了下嘴,深吸了一口氣。
眼裡彷彿有淚,卻已經流不下來了,失去了最後的堅持,這個有些矯情的范家大小姐也徹底麻木了。
什麼理想,什麼追求,在這一刻都不重要了,人最後剩下的念想就是活下去,哪怕只剩下一個軀殼,也得活下去。
「好!」
馮褲子突然大喊了一聲。
一驚一乍的,把還在感嘆的蕭飛都嚇了一激靈。
這人什
麼毛病啊?
「過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