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禮儀道德永不過時(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拜師的時候,徒弟為了感謝師父的教導之恩,感覺鞠躬不足以表達誠意,跪在地上給師父磕了幾個頭。
結果,偏偏有人非得抓著不放,還整出來對人性的摧殘,對尊嚴的踐踏這種話。
真真是小題大做,有這個時間,不能多寫兩個段子,拿到臺上去演一場,逗觀眾笑一笑嗎?
蕭飛這邊做出回應之後,這件事的另外一位當事人,剛剛在六隊結束晚場演出的劉笑亭,也被記者給找上了。
他還是第一次面對記者,當時還有點兒緊張,可是,當記者轉述了某些為他鳴不平的相聲門前輩的說法之後,老實孩子都惱了。
「我跪天跪地跪父母,我師父對我有恩,我跪我師父怎麼了?礙著別人什麼事了?」
也就是平時蕭飛對他的教導嚴格,不然的話,劉笑亭都準備罵街了。
「你的意思是,昨天在拜師現場,你跪拜是出於自願的了?」
劉笑亭都被這問題給問懵了:「這種事有誰會勉強我嗎?上場之前,我師爺跟我說過,拜師的時候鞠躬就可以了,當時我還不明白,現在倒是明白我師爺為什麼那麼說了,防的就是有人無事生非。」
「可我覺得,我師父辛苦教我能耐,教我做人的道理,只是鞠躬的話,我心裡實在是過意不去,再說了,拜師的時候磕頭,這不是很正常嗎?我師父給我飯,別說磕頭了,趴地上我都願意。」
聽到這話,記者都差點兒笑了,真是個實誠孩子。
「跪謝師恩,完全是出於我的自願,沒有誰強迫我,這事我不希望有人再提了,至於您說的,那些為我鳴不平的前輩老師,我謝謝他們,我一點兒都沒覺得委屈。」
記者聽得出來,劉笑亭說的都是心裡話,回想起那些嚷嚷著要打倒封建陋習復辟的所謂老藝術家們。
就算是記者都覺得那些人是閒的蛋疼。
緊接著,德芸社眾人也紛紛發聲,像這種熱鬧,郭德強怎麼能不摻和一下。
「師父辛苦教導徒弟,徒弟跪在地上磕頭,拜謝師恩,這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道德禮儀,怎麼就成了封建陋習了,有些老藝術家的想法,我也真是猜不透了。」
「明明挺感人的場面,非得解讀出不一樣的意思,還把這個意思給歪曲得不像樣了,中國人幾千年都是在這種倫理道德體系當中過下來的,我也沒聽說過,有誰因為跪在地上,給師父磕個頭,就委屈的要自殺的啊?」
「有些人之所以覺得這樣不對,是錯的,依我看,完全就是因為小時候,沒接受過道德禮儀這方面的教育,無德又無禮,他們不懂,所以才覺得這是錯的。」
「不能因為有些道德禮儀是老輩人傳下來的,就一定認為是錯,人講禮義為先,樹講枝葉為源,這是老話,也是至理名言,一個人要是連禮儀都不講了,這個社會得變成什麼樣啊!?」
「我反倒是覺得當下這個社會,有很多東西是我看不明白的了,您想啊,連說句‘謝謝,都得老師來教,難道不可悲嗎?」
「所以啊,有些人還是洗洗睡吧,平時種種花,養養鳥,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安度晚年不好嗎?非得跳出來丟醜?」
「還人性,還自尊,真要是有人性,何必拿著一個孩子當槍使,去為難另一個孩子,真要是有自尊的話,就應該多在專業上下功夫,不是遇見事了,就跟狗見了屎一樣,上躥下跳的,有這閒工夫,多背兩段《八扇屏》,別下回再讓人問住的時候,連個趙雲的開臉兒都背不順溜,那才叫丟人呢!」
果然是你,郭老師,雖然久不在江湖露面,但風采依舊,不減當年啊!
郭德強都說話了,於清還能坐得住?
他是蕭飛的師父,是劉笑亭的師爺,現在有人拿著拜師的時候,劉笑亭跪地磕頭這件事來發難,怎麼著?
我徒孫還給我磕了一個呢!
照你們這麼說,我得給孫子磕回去,才算公平,才算沒有摧殘人性,踐踏自尊唄?
「純熟閒的沒事兒,吃飽了撐的,有人覺得不對,我倒是想問問這些人,他們擺過枝嗎?連什麼叫傳統文化,什麼叫道德禮儀都不知道,還跟我這兒叫號?瘋了吧!」
「有些人就這樣,張口閉口仁義道德,公理正義,可實際上呢?我就問一句,這件事如果不是發生在德芸社的話,他們還會跳出來嗎?」
「跪地上磕頭就叫封建陋習,他們清明節給祖宗上墳的時候,要是不跪地上磕兩個,心裡能踏實?不怕祖宗半夜給他託夢,罵他不孝子孫啊?」
「很正常的一個事,怎麼就弄得那麼複雜了,孩子表示一些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這不是挺好的嘛,非得變著法的去歪曲,還強迫,強迫誰了?誰強迫了?」
「沒錯,我確實和劉笑亭說過,拜師的時候,鞠躬就好,因為什麼?因為我早就看透了某些人的尿性,一天到晚,正事不幹,就知道盯著我們一個民間的相聲班社,亡我之心不死,但凡有點兒機會就得折騰折騰,不覺得累啊?」
「行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我只盼著,將來真有人拜他們為師的時候,徒弟不給當師父的磕頭,他們背地裡能不罵街,當然了,誰特麼瞎了眼,會拜他們為師啊,連個禮都不懂的人,哪來的臉收徒弟。」
如果說,郭德強接受採訪時,說的那些話,還只是在諷刺,於清就已經打算光著膀子罵街開幹了。
熟悉於清的人都知道,於清是個和善的性子,無論是對誰,一直都客客氣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