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上海,我來了(第2/4頁)
章節報錯
「師哥!您寫的那個本子,給我瞧瞧唄!」
欒芸博把電腦收起來,笑嘻嘻的又開始跟蕭飛磨嘰上了。
他們都知道蕭飛寫了一個新段子,可就是沒瞧見過,特想了解一下,看看這次蕭飛的火力能有多猛。
「明天晚上你不就知道了嗎?」
誰還能等到明天晚上啊?
說相聲的都一樣,穿上大褂,那好奇心就能成倍的增長,知道有了新作品,都想著能先一睹為快。
「我就看看,您還怕我把您的活給刨了啊!」
欒芸博見蕭飛不為所動,便轉頭看向了身後的閆賀翔。
「欒哥,您就別惦記了,師哥不發話,我哪敢給您看啊!」
明天的演出,閆賀翔要給蕭飛捧這個新段子,但蕭飛不張嘴,他是一點兒都不敢往外露。
想想蕭飛寫的臺本,閆賀翔就忍不住想笑,他之前給蕭飛捧過一個《放過相聲》,那個段子就已經夠狠的了,他當時說完之後,下了臺都覺得後怕。
蕭飛可以不在乎主流相聲圈子,閆賀翔能不在乎嗎?
結果,看過蕭飛的新段子之後,他才知道,之前那段相聲已經算是非常含蓄了,蕭飛肚子裡還憋著好些大招沒放呢,這次全都給了周利波。
「真沒意思!」
欒芸博這心裡就跟貓抓一樣,癢癢的厲害。
四個多小時的車程,將近兩百公里的距離,等他們乘坐的大巴車進入上海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蕭飛不是第一次來上海,小的時候,他也曾來過幾次,同樣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上海和京城,給蕭飛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京城能給人一種強烈的歷史文化分為,上海則只要身處其中,便會不由自主的被這座城市的快節奏所影響。
「師哥!咱們是今天去劇場,還是明天啊?」
德芸社是第一次來上海演出,欒芸博也不禁多了幾分小心。
相聲在上海不好演,這是誰都知道。
想當年相聲八德之一的萬人迷李德揚先生牛不牛?
現在人們都知道是侯大師讓相聲登上了大雅之堂,卻很少有人知道,李德揚先生才是真正提高相聲地位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相聲只是天橋的撂地把勢,李先生的出現,才正式把相聲從市井街頭帶到大型茶社,讓相聲真正登上大雅之堂。
而且,原先在茶社一般都是鼓曲來攢底,而相聲能在茶社攢底也是從李先生開始,也標誌著相聲地位大增。
其次,李先生還是灌製相聲唱片第一人,1908年,百代公司為他和搭檔張德全先生錄製了四段相聲:《交租子》、《對對子》、《燈謎隱語》、《怯封錢糧》,這也是中國最早的相聲錄音,為後世留下珍貴的音訊資料。
再有就是,李先生還是把相聲帶到南方的第一人。
上世紀初,李先生開始南下演出,成功為相聲這門藝術開疆拓土,擴大了影響力。
可就算是這麼牛的李先生,第一次來上海演出的時候,也難免遭遇了兵敗。
當時廣告打出「萬人迷」三個字的時候,很多人以為他不是美女,就是帥哥,於是蜂擁而至。
結果演出開始後,觀眾一看上場的是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便一鬨而散了。
最後還是多虧了陳子貞先生,才算是挽回了一些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