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張賀倫的大日子,每一對登臺的演員都要幫著託付一番,蕭飛自然也不例外。

時間來到了十點鐘,蕭飛和馮兆祥登臺了,他們今天要說的段子是《雙唱繞口令》,一上來還是得先推一推張賀倫。

「今個高興,我師弟張賀倫正式就任張一元小劇場的負責人,大傢伙對張賀倫也都熟悉,在臺上的演出風格非常有特點。」

「什麼特點啊?」

「主要就是以便宜見長!」

「便宜?不明白,您給解釋解釋!」

「就是賤啊!」

「嚯,您這張嘴就罵街啊!」

「這可不是罵街,熟悉相聲的觀眾都知道,相聲演員的風格主要分為四大類。」

「哪四大類?您給說說。」

蕭飛掰著手指頭說道:「帥、賣、怪、壞,其中這個怪,就是說張賀倫的。」

「怎麼個怪呢?」

「上臺就耍賤,這還不夠怪。」

「哦!這麼講啊!」

「可不嘛,以前在廣德樓的時候,頭一號耍賤的就得說是嶽芸龍,他去了湖廣會館,張賀倫就把這個風格給繼承了。」

「還有繼承這個的!」

「挺好,觀眾喜歡就行,這兩年賀倫的進步也非常大,郭老師都看在眼裡,這不嘛,把張三兒給盤下來,讓他當這裡的負責人。」

「張三兒?」

這一段是現卦,蕭飛嘴裡突然冒出來個「張三兒」,不光觀眾們不理解,馮兆祥也愣住了。

蕭飛往後退了兩步,身後的帳子上繡著「張一元」三個大字,他伸手一指。

「這不寫著嘛,上面上張,下面三橫,底下一個兒。」

馮兆祥見狀都差點兒笑場了:「沒您這麼拆字兒的,還張三兒,誰聽說過哪家園子取名,還帶兒化音的!那叫張一元,底下那兩橫別連著上面的念。」

「怎麼都成,張三兒,張一元,張二兀,都行!」

「快行了吧,這裡就叫張一元!還張三兒,張二兀,您這都怎麼想出來的。」

觀眾們這會兒反應過來,也是一陣大笑。

這可真是太有才了,張三兒,張二兀,就是不往對了唸啊!

「總之,我兄嘚是出息了,賀字科裡面,他是第一個當上劇場負責人的,您說這日子,高興不高興。」

「高興啊!」

「高興怎麼辦?」

呃……

「你說怎麼辦啊?」

「我的意思是說,咱們是不是得熱鬧熱鬧。」

「對,這個應該。」

這是要入活了,《雙唱繞口令》這段活裡面沒有什麼包袱,主要就是看臺上兩個人打板唱數來寶,考驗的是基本功。

前面鋪墊的不多,主要是為了給後面的節目留出時間,《扒馬褂》這個活少說也得四十多分鐘,再加上返場的話,今天註定是要奔著十二點以後去了。

蕭飛和馮兆祥這場節目要是拖的時間太長,今天就甭走了。

「數九寒天冷風嗖,轉年春打六九頭,正月十五是龍燈會,有一對獅子滾繡球……」

「要說愁,咱們淨說愁,唱一會兒繞口令的十八愁。虎也愁,狼也是愁,象也愁,鹿也愁,騾子也愁馬也愁……」

倆人在臺上一人一段的唱,就像當初蕭飛和高鋒一樣,鬥起了板,倆人都是高派傳人,不過馮兆祥在來了德芸社之後,還跟李京學過一段時間,李京師從梁厚民先生,梁先生的快板風格在高派的基礎之上,又有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