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德芸社越來越火,誰最著急?

毫無疑問,就是主流相聲圈子裡,那些一直把德芸社視作眼中釘的人。

之前在打壓德芸社的時候,下手有多狠,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煽動輿論、造謠詆譭、釜底抽薪,能用的招數幾乎全都用了一個遍,三十六計都沒有他們用的這麼全。

可德芸社就此趴下去了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歸根結底,現在早就不是那個因言獲罪,掌權者就可以為所欲為的年代了。

等到他們把全部的招數用完,發現德芸社依舊屹立不倒的時候,那份絕望與惶恐,也只有他們自己去體會了。

現在的德芸社,他們已經壓不住了,借用任何名義都壓不住,這不是什麼時勢造英雄,而是觀眾自己的選擇。

到底是走進小園子,聽上一場相聲,開懷大笑,還是守在電視機前,看著那些西裝革履的相聲演員唸對口的晚報。

觀眾已經做出了選擇。

德芸社又要辦商演了,而且這一次打出來的,還是10週年慶典的旗號。

10週年了。

民間的各種班社,劇場,成立了一波,倒閉了一波,週而復始,反反覆覆,很多相聲班社別說10週年了,能夠撐過1年的都不多,而德芸社已經存在了10年。

10的時間,足夠德芸社重新將相聲改回到原來正確的定義,也足夠讓人們明白,電視上那些唱高調,張嘴便激揚慷慨的,並不是真正的相聲。

欣華大禮堂,五點半,觀眾開始進場,看著人群烏央烏央的湧入,躲在馬路對過一輛車裡的薛林,也是面露感慨。

說心裡話,他都想跟著觀眾一起進去,不帶著任何目的,只是安安靜靜的坐在臺下聽上一場德芸社的相聲了。

「喂!師父!這邊……」

「不用說了!」

電話那邊的牛主任沒等薛林把話說完,便直接將他打斷了。

「不管咱們的事,你也別去那邊盯著了。」

「嗯!」

薛林這一次沒再說什麼「德芸***」,因為他知道,他們把德芸社當成威脅,可人家根本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真要是不服,就拉開架勢再幹一場,誰是英雄誰軟蛋,座兒上見分曉。

可是再比?

還是算了吧,當年有過一場,他們已經把臉給丟了個乾乾淨淨。

人家這邊返場二十幾次,觀眾都捨不得走,還在臺下大喊著「再來一個」,他們那邊呢?

八場節目演完,好些觀眾都是罵著街走的。

孰高孰低,一目瞭然,只是他們一直不願意承認而已。

後來,搞什麼「反三俗」倡議,聯合京城所有說相聲的,一起抵制德芸社,可真傷著德芸社的分毫了嗎?

全都是瞎扯淡!

「我知道了,師父,這就回去!」

說完,結束通話了電話,駕車離去。

半個小時之後,牛主任的家裡,他現如今雖然還掛著主任的名頭,可事實上已經靠邊站了。

辦事不力,就是牛主任的原罪。

「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