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門戶(第1/3頁)
章節報錯
「好……」
看到蕭飛登臺,底下的觀眾立刻發出了一陣叫好聲。
大傢伙都有日子沒聽蕭飛的單口了。
人都有先入為主的習慣,雖然這裡是德芸書館,演出的節目是評書,可演員卻是三個說相聲的,他們無論說什麼,在觀眾看來都是相聲。
蕭飛對著臺下一拱手,隨後走到了桌子後面坐了下來,將手裡的布包開啟,從裡面拿出了一把扇子、一塊醒木,還有一方手絹。
這是評書門的規矩,演出的時候,所需要用到的傢伙事,都得說書的先生自帶,沒有共用的。
剛把東西歸置好,還沒等蕭飛開口呢,突然跑上來倆觀眾,將兩個3也放在了桌子上。
「這是給我了?」
觀眾們頓時笑了起來。
到德芸社聽相聲,錄音,錄影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劇場這邊也不禁止,大家既然喜歡,想要保留一下影片音訊,這要是都不讓的話,就有點兒不近情理了。
「好吧!回頭我這點兒吃飯的本事,都讓你們給廣而告之了,大傢伙看見我都覺得眼熟吧?」
噫……
別以為坐那了,我們就認不出來,化成灰,我們也認識你。
「好長時間沒一個人給大傢伙說了。」
你還知道啊?
現在很多觀眾還惦記著蕭飛的《濟公傳》呢。
之前說到了「巧解馬鶴冤」,後面是什麼,蕭飛一直沒再說過,好些觀眾一直心癢到了現在。
「之前一直給大傢伙說的都是單口相聲,今天不一樣,諸位也都瞧見了,上了臺,得坐在這裡,這就是相聲和評書的區別。」
蕭飛逐漸進入了自己的節奏當中,底下的觀眾也全都安靜了下來。
「在過去,說書的得尊稱為先生,說相聲的呢,以前也給大傢伙介紹過,那個時候沒地位,就是個說玩意兒的,所以在臺上,說書的先生能坐著,說相聲的只能站著。」
這些知識點,常來德芸社聽相聲的觀眾都知道。
「評書我打小就學,6歲的時候,老先生給開的蒙,可一直沒在臺上表演過,今天是頭一次,說的到與不到的,您諸位多包涵。」
蕭飛也得先託付託付,關鍵是心裡真沒底啊!
「打小就學,後來也拜過師,大傢伙都知道,相聲門我的師父是於清,評書門呢,大家可能就不瞭解的,在評書門,我的老師是袁甜袁先生,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不過提起我老師的父親,大家可能就熟悉了,袁闊城袁先生都知道吧?」
嚯……
臺下不少觀眾都被驚著了,雖然之前聽蕭飛說過,他的評書有門戶,可誰也沒想到,居然這麼顯赫。
如果說相聲門有馬侯常三大家的話,那麼評書門裡,最顯赫的就當屬袁家了。
袁氏三傑,袁傑亭、袁傑英和袁傑武,再往下就是袁闊城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