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面子大了(第1/4頁)
章節報錯
「我也不知道她從哪弄來兩張票。」
「還真買著了。」
演出已經進行到了最後的一個攢底節目,郭德強和於清的新段子《我這一輩子》。
之前,蕭飛曾在郭德強家裡看過最初的臺本,裡面的包袱很密,就是故事稍微有點兒雜,主線不太清晰。
可一點兒瑕疵並不影響這個作品的整體質量,和主流那邊的同行寫的新相聲比起來,觀眾更喜歡哪一個,一目瞭然。
相聲本身就是市井文化,存在的意義就是逗觀眾一笑,非要把自己捧上神壇去高臺教化,純屬是瞎了心。
不能把觀眾給逗樂了的相聲,還能算是相聲嗎?
往臺上一站,你們應該這樣,你們不要那樣。
死不死啊!
誰也不是缺心眼,用得著一幫說相聲的給當先生,傳授大道理?
真要是個窮兇極惡的,也不會因為一段相聲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說相聲的,還是幹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德芸社的相聲為什麼受觀眾的喜歡?
就是因為德芸社的每一位演員都沒把自己看的那麼高,教育人有老師呢,他們只需要娛樂大眾就好了。
「我們登上了西去的列車。」
「奔西去了。」
「火車走了3天3夜,終於在一個我不認識的地方下車了,她帶我走進森林的深處。」
「進森林了?」
「我實在太累了,躺那睡著了,不知多長時間,她推我:哎。我說:幹嗎啊?有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
「還逗悶子呢?」
「你聽哪個?壞訊息是什麼啊?」
「先聽壞的。」
「咱們迷路了,這個地方我不認識,而且,我估計咱們以後得靠吃牛糞過日子了。」
「吃牛糞啊?」
「好訊息哪?」
「再聽聽好的!」
「牛糞有得是。」
「嗨,這管什麼啊!」
哈哈哈哈……
這個段子的包袱想當的多,基本上話就是一個小包袱,觀眾今天也聽美了,前面的節目精彩,他們打心裡也接受了德芸社。
再加上郭德強和於清兩個人在臺上配合默契,說的又是新段子,裡面的很多包袱,別說觀眾了,就連德芸社的演員都沒聽過。
蕭飛一邊看著臺上,一邊還在悄悄的觀察著少馬爺的反應,心裡盤算著,待會兒怎麼開口,請這尊神仙上臺幫著德芸社說兩句。
「呵呵!」
少馬爺也笑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臺上,之前使的全都是老活,少馬爺雖然聽得認真,卻是卻從來沒笑過。
到了他老人家這個境界,聽相聲聽的是滋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