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相聲的十二門功課(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過了一會兒,兩個劇場的工作人員就抬著一面大鏡子上來了,正是昨天議論「郭德強」是誰的那兩個人。
蕭飛指揮著,讓兩個人舉著大鏡子,站在他的身後,這樣一來,觀眾就能看得清楚桌子上的影像了。
「學的不到家,您諸位多擔待。」
說著,鋪開了一塊黑布,又從棉布包裡拿出來了一個小口袋,這些東西,他平時都會
帶在身上,就跟大褂一樣。
「一字寫出來一橫長,二字兒寫出來上短下橫長,三字兒寫出來橫著瞧好象川模樣……」
蕭飛在布上從一寫到了十,一邊寫一邊唱,寫完之後,又從十字開始填筆,接著往回唱。
「十字兒添筆念個千字兒,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九字兒添筆念個丸字兒,丸散膏丹藥王先嚐;八字兒添筆念個公字兒,公道人兒數宋江……」
這種表演形式,觀眾們也是第一次瞧見,蕭飛寫的字雖然簡單,可這是用白沙撒出來的,而且字字鐵畫銀鉤,筆筆帶鋒,即便是有書法家當場也得說一個好字。
更別說,蕭飛唱的也好,嗓音透亮,韻味悠長。
「謝謝您二位,受累了!」
蕭飛表演完,先謝過了兩位舉著鏡子的工作人員。
「這就是白沙撒字了,過去的老先生們都會這個,和門柳兒一樣,都是過去老先生們撂地的時候,用來吸引觀眾的,相聲演員要是不會這個,在過去,連飯都吃不飽。」
那些在觀眾席裡的相聲同行臉都黑了,顯然,他們都是沒飽飯吃的。
「第十門功課是看門杵子,說的明白點兒就是要錢,不會別的手藝,最多是吃不飽,可要是連看門杵子都不會,那是連飯都吃不上。」
聽著似乎有些稀奇,要錢難道也是十二門功課之一?
還真是,過去的老先生都是撂地討生活,指著伸手找觀眾要錢,養活一家的老小。
「雖然是要錢,可要錢也有要錢的規矩,凡是想學相聲的,進門第一件事就是學要錢,同時師父也得教要錢的規矩,先生第一句說的肯定是,吃開口飯的不能自輕自賤。」
要錢還有規矩?
「過去相聲藝人撂地或茶社演出,到打錢的時候,是不許直接用手接錢的,而是要用笸籮,並拿笸籮的規矩也有,中指扣在笸籮上方,其他四指在笸籮下方,意思就是絕不手心朝上,求人施捨。」
「相聲藝人賣的是手藝,我們在臺上使活,逗您一笑,您開心了,把錢賞下來,這是我們憑本事掙來的。」
看門杵子就沒法展示了,每一門每一派都不一樣,而且,這是輕易不能賣弄的。
「再就是口技了,現在相聲演員還會口技的是極少了,前幾年去世的那位在曲藝雜談裡面說相聲的藏族小夥就很擅長口技,他的節目也很火,大家肯定都看過。」
蕭飛說的是誰,觀眾們都知道,當年那可是全國上下紅透了的角兒。
說起來,這一位和郭德強還有些淵源呢,倆人曾經是一個單位的,正是在這一位出事之後,郭德強把酒給戒掉了。
蕭飛也會口技,而且,論水平的話,比起那位藏族小夥來說,也是隻強不弱,當年他的口技是分別跟著一位東北來的老先生,和一位南方來的老先生學的,為了讓那兩位老先生教蕭飛學口技,蕭銘棟直接捨出去了好幾段瀕臨失傳的相聲段子。
表演完上述十一門功課,蕭飛又朝著上場門這邊看了眼,見王薇還是搖頭,心裡也是連連苦笑,都這麼長時間了,還沒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