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立規矩(第2/4頁)
章節報錯
甭管是嚴格要求也好,拔苗助長也罷,總之,只要是在廣德樓,不逼著自己不停的進步,那是肯定不行的。
更甭想著離了各自師父的眼皮底下,就能過的安逸,真要是打著這個念頭,趁早別在廣德樓待著。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德芸社現在缺人,徒弟輩兒的得趕緊起來往上頂。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郭德強現在的這批徒弟,除了小辮兒和燒餅算是從小坐科學,其它的,包括潘芸亮在內,都是半路出家,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機會。
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更別說孔芸鵬、嶽芸龍,還有欒芸博了,到了這個歲數才開始學相聲,還不抓緊時間努力,等什麼呢?
“再有就是各位的份兒錢。”
蕭飛說的第二點就是關係著每一個演員的利益問題了。
此前於清已經替蕭飛跟著王薇說過了。
廣德樓和三慶園不一樣,三慶園那邊因為劇場租金,裝修,還有後續的挑費,包括演員的份兒錢,全都是德芸社總部負責。
所以,只是額外拿出了15%的票房分成,留給徐德諒和王文利這兩個負責人。
這已經非常厚道了。
廣德樓是蕭飛個人的產業,於清和王薇商量後,每個月廣德樓上交票房分成的25%,剩下全都由蕭飛自行支配。
基本上,廣德樓就相當於成了德芸社的加盟店,說是分家另過也差不多了。
廣德樓的客容量比天橋劇場還大不少,一樓有460人的散座,二樓還有十個包間。
過完年,德芸社調整了票價,廣德樓這邊和天橋劇場一樣,都是分50、35、20三等。
全部以35塊錢來算的話,只要廣德樓能場場滿座,每天兩場,一個月下來的收入能達到一百二十多萬。
上交25%,還剩下75%,也就是90多萬,租金去除20萬,還有其他開支,差不多能剩50多萬。
“這筆錢,咱們大傢伙一起分,根據每個人的水平,還有演出的場次分。”
當然了,現階段德芸社每天只能演下午這一場,收入還沒有那麼多,但是,提前亮出來,也算是給大傢伙一個盼頭。
果然,等蕭飛說完,大傢伙全部都意動了。
誰也別撿著好聽的說,張嘴閉嘴就說什麼,為了藝術,為了復興相聲的話。
捱苦受累的學相聲,誰都是為了賺錢養家,但凡有別的辦法,誰也不願意吃這碗開口飯。
真要是能像蕭飛說的那樣,哪怕只有40萬的結餘,大家一起分的話……
每人都能得好幾萬塊錢呢!
現在京城老百姓的平均工資才多少,三四千塊錢,一個月收入好幾萬,那絕對是直接步入高收入人群行列了。
更不用說,這裡面還有不少外地的演員,他們老家的收入水平更低。
一個月就能賺一年的錢,這活再難也得幹啊!
當然了,剛才蕭飛說的明白,賺的多少,不光看演出的場次,還要看演員的水平。
水平高的,安排演出的場次肯定就會相應多一些,賺的也就多了,水平低得,演出相對減少,賺的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