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交給你們了,我今天有事,得先走了!”

京大生物工程系實驗室。

蕭飛說著,摘下了醫用手套和護目鏡,隨手在實驗日誌上籤了字,就準備離開。

一個正在整理取樣試管的女生聞言,只是應了一聲,隨後便沒再搭理蕭飛,其他人也都是一樣的反應。

蕭飛的古方復原實驗小組,自開啟學之後,就進入了工作狀態。

蕭佳遠確實做到了盡全力配合,剛一開學,就幫著蕭飛招齊了實驗組員。

這個並不麻煩,即便是京大,實驗室資源也並不富裕,很多課題想要進入實驗階段,都只能耐心排隊等候。

也就造成了,很多博士生,研究生的課題都只能始終停留在理論階段,沒辦法開展實驗。

蕭飛給出的條件很優厚,工資待遇在博士生,研究生當中也算是中高等水平了,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加入古方復原小組的成員,在完成了規定的資料採集之後,可以任意使用實驗室的資源。

這個條件一給出來,立刻吸引了不少博士生和碩士生前來應聘,蕭飛根據各自的專場,最終選擇了十八個人,六個博士,十二個碩士,被他稱作十八羅漢。

很中二的一個稱呼。

如今工作已經開展了一個多月,成績斐然,甚至有些成員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研究課題,轉而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古方復原的資料採集當中。

這個工作對他們而言,並不複雜,主要原因就是,這並非是在一張完全空白的紙上作畫,在實驗開始之前,蕭飛就已經有了正確的方向,避免了所有的誤區,要做的只是演著正確的方向一直往下走,最終得到完整的資料,隨後就可以進入臨床階段了。

換好了衣服,蕭飛又去洗了個澡,隨後便離開了實驗室。

“喂!丫丫!你那邊怎麼樣了?”

“馬上就好,你來接我吧!”

“好!我馬上就到。”

3月23日,今天德芸社的天橋劇場停演一天,同時也是三慶園開業的日子。

自打實驗開始之後,蕭飛差不多每天都悶在實驗室裡,只有在晚場演出的時候,出去兩個小時,演完開場就得回來。

就算是和佟筱婭,兩個人也經常見不到面,偶爾能趕在一起吃個飯就不錯了。

平時,蕭飛也基本上住在實驗室,連家都很少回。

開車到了中戲校門口,佟筱婭已經在等著了。

“想我沒有啊,大忙人!”

佟筱婭笑嘻嘻的說道,有撒嬌,也有調侃。

埋怨就算了,佟筱婭知道,蕭飛現在做的是大事。

“很快就能出成績了,再等等吧!”

一個月就出成績,這話也就蕭飛敢這麼說。

“行,我等著,反正還有一輩子呢,不在乎這幾個月。”

實驗開始之前,蕭飛就曾和佟筱婭說過,最多半年,實驗的資料採集就能結束。

佟筱婭雖然不懂這些,不過既然蕭飛說了,她就相信。

三慶園這邊,佟筱婭還是第一次過來,距離演出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已經有不少粉絲在等著了。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