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昨天演出郭德強和於清兩位老師的二十七次返場,您是怎麼看的呢?”

記者顯然不想就這麼放過蕭飛,剛才從李京的嘴裡,一點兒有用的東西都沒挖出來,就把主意打到了蕭飛這個小年輕的身上。

在他們看來,一個沒到二十歲的孩子,還不好對付,套兩句話,就能把底給翻出來。

二十七次返場?

蕭飛昨天還真沒數過,只知道肯定超過二十次了。

每回郭德強和於清要下場,觀眾們都不停的喊“再來一個”,老哥倆實在是抵不過觀眾的熱情,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上去說。

隨後又把昨天晚上參與演出的演員,挨個叫上去,連小辮兒張芸霆都被拎到了臺上,唱了一段太平歌詞《鷸蚌相爭》。

“牛振江老師說,相聲大會的規矩是返場不能超過三次,返場次數太多的話,是一種很沒有藝德的行為。”

什麼玩意兒?

沒有藝德!

蕭飛本來想著含糊過去就算了,沒想到從記者的嘴裡蹦出來這麼一句話。

沒有藝德!

這句話太重了吧!

蕭飛也頓時冷了臉,至於那個牛振江,他也知道是誰,就是那個跑到德芸社後臺找他討要200個傳統相聲段子的臺本,還曾想拉攏他反水的那個薛林的師父,現在京城曲協的一個主任。

“相聲大會的返場次數不能超過三次,這個所謂的規矩,我倒是聽說過,但是,具體從哪傳出來的,我就不知道了。”

什麼返場不能超過三次,本來就是無稽之談。

要知道,相聲門在舊社會連下九流都算不上,頂多算是個玩意兒,誰也不把他們這些吃開口飯的放在眼裡。

為什麼評書門找上來,不讓相聲演員說評書,當時說相聲的連個屁都不敢放。

就是因為,說評書的被人尊稱為先生,而說相聲的,是下九流當中的下九流,完全沒有社會地位,小細胳膊擰不過大粗腿。

就這地位,還返場不能超過三次?

只要站在臺上,觀眾還想聽,就算是說得吐了血,也得接著往下聽。

返場不超過三次,這話要是擱在舊社會,說相聲的能讓底下的觀眾給捶死。

誰特麼慣著你們這幫臭要飯的,還特麼拿上架勢了。

給爺說,不但得說,還特麼得跪著說。

蕭飛也不怕丟自家的醜,直接把說相聲的在舊社會的地位給亮明瞭,都成特麼三孫子了,還返場不超過三次,這規矩根本就沒有。

“剛才您說,那位牛老師說返場太多是沒有藝德?”

“呃……對!”

圍著蕭飛的記者也都懵了,他們怎麼都沒想到,蕭飛的反應會這麼激烈。

“牛老師的意思是,返場太多的話,觀眾吃得太飽了,其他同行就沒飯吃了!”

蕭飛冷笑一聲:“這說法就更沒道理了,我們是說相聲的,觀眾既然愛聽,我們就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人家可是買票進來的,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沒聽說過,孝敬爹媽吃飯,還給吃個半飽的。”

蕭飛已經算是壓著脾氣了,不然的話,直接就能開罵。

“再說了,什麼叫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沒有藝德?藝德是什麼?是藝人的德行,像我們說相聲的,把觀眾伺候好了,把大傢伙說樂了,讓每一個來捧我們的觀眾都滿意了,這就是我們的藝德,至於牛老師所說的,我並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