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老段子新說(第1/4頁)
章節報錯
《滑油山》這段子不大,要是按照臺本上的說,滿打滿算也就20分鐘左右,包袱不多,底也不夠響,事實上老輩人傳下來的段子都這樣,聽的就是個滋味兒。
不光是蕭飛和欒芸博的這一段,今天演出的五段活,基本上都一樣,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話,演出的效果肯定不會太好。
所以就得在不改變樑子的基礎之上,對這些老段子進行新編。
《滑油山》主要說的就是,一個唱老旦的名角因為沒錢治病,便讓傻兒子去求助於戲班班主,教給了傻兒子見著人之後該怎麼說。
傻子到了戲班子,按照父親教的辦法,原封不動的說了,果然從戲班子老闆的手裡得到了資助。
不過這種事只能一次,可傻子不懂這些,撿著便宜了之後,轉天又去了,正好趕上戲班子在廟會上演出。
觀眾裡有個富戶人家的老太太就喜歡《目連救母》當中的一折《滑油山》,出錢單點這一齣戲。
戲班老闆知道傻子的父親曾經是名角,正好也是唱老旦的,就想請傻子幫忙。
可傻子哪會唱戲啊,上了臺之後洋相百出,最後還一個跟頭栽倒在炸油條的油鍋裡,鬧了笑話。
整段相聲裡面,最精彩的一段是演員的學唱,遊六殿,還有後面的劉氏望鄉,想當年有一位龔雲普先生唱的最好。
蕭飛在表演的時候,自然不能按照臺本上那麼演,一來是時常的問題,20分鐘的段子,如果都照著這麼演的話,整場演出一個小時就完事了。
觀眾們聽的不過癮,牌子可就砸了。
樑子不能變,那就只能在上臺之後的墊話,還有中間下功夫了。
比如傻子到廟會上找戲班老闆幫忙的這一段,蕭飛就將同樣為傳統相聲《學叫賣》裡面的一部分給加了進來。
“傻子一到五顯財神廟,倆眼珠子都不夠看的了。”
“那地方是熱鬧!”
欒芸博剛上臺的時候確實非常緊張,有幾句詞跟的明顯慢了,直接捧在了蕭飛的腮幫子上。
這麼明顯的失誤,別說瞞得住行家了,就算是常聽相聲都能察覺出來不對勁。
欒芸博也知道,趕緊穩住了心神,再加上蕭飛刻意的配合,慢慢的找回了之前對詞時的狀態。
往常只是覺得蕭飛說的好,此時真正站在蕭飛的身邊,欒芸博才知道,蕭飛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不光顧著自己這邊,順帶著還能幫搭檔圓場,始終將表演置於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尤其是剛開場的時候,欒芸博看著蕭飛輕鬆自如的跟著觀眾聊天,時不時的現卦甩出兩個小包袱,即便是他翻的慢了,或者乾脆沒翻過來,蕭飛都能接得住,還能把觀眾給逗樂了。
羨慕,欽佩!
各種念頭在欒芸博的心裡轉動,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儘快把自己的能耐給提上去。
郭德強雖然沒說以後就讓他和蕭飛組成一對搭子,但至少這三個星期的傳統相聲專場,他就是蕭飛唯一的搭檔,不求能出彩兒,但也不能給蕭飛拖後腿。
“列位都逛過廟會,從正月初一到十五,熱鬧非凡,賣熟食的,賣玩意兒的,幹什麼的都有。”
“沒錯!”
“傻子玩心大,一到廟會上,眼睛耳朵都不夠使的了。”
“可別把正事給忘嘍!”
蕭飛接著一捂耳朵,學起了各種叫賣:“賣藥糖嘍,誰還買我的藥糖嘍,橘子還有香蕉、山藥、仁丹,買的買,捎的捎,賣藥糖的要來了,吃了嘛地味兒,喝了嘛地味兒,橘子薄荷冒涼氣兒,吐酸水兒,打飽嗝兒,吃了我的藥糖都管事兒,小子兒不賣,大子兒一塊……”
一張嘴一大套叫賣的詞就出來了,蕭飛的嗓子好,聲音嘹亮,雖然叫賣的詞裡有不少話佐料,唱的又快,但每一個字都能清楚的送到每一位觀眾的耳朵裡去。
這可是真功夫!
“唱的還挺好聽。”
蕭飛不做停頓,緊跟著又是另外一種買賣的吆喝:“香菜、辣青椒、勾蔥、嫩芹菜、扁豆、茄子、黃瓜、架冬瓜、賣大海茄、賣蘿蔔、胡蘿蔔、扁蘿蔔、嫩芽的香椿、蒜兒來、好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