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彩蓮湖。

方長立於湖面上空,視線彷彿透過百尺湖水,看到了一條正在湖底沉睡的金色大鯉魚。

它原本金色的鱗片上長滿了溼滑的綠色水藻,還有一層灰撲撲的外殼,失去了本來的顏色,好似一尊古老的雕塑般。

它大約是已經許多年沒有動彈過了,連湖底都陷出了一個深深的坑,半邊身子沉了進去。

在這條金色大鯉魚旁還有一個閉目的人形雕塑,同樣長滿水草,魚蝦在他周圍不斷穿梭嬉戲,似是將他當成了死物。

若不是方長與這傀儡阿大有著靈性聯絡,真不敢確定這尊大鯉魚雕像就是曾經那個活潑天真的泡泡。

瞧它身上的殼的厚度,他化凡的二十多年,泡泡極有可能也睡了二十多年。

見此情形,方長不知想到什麼,嘴角不由一勾,露出淡淡笑意。

他這次正是來找泡泡的,而且是來帶它一起離開錦繡界。

曾經他認為修行路上,當薄情寡義,方能無牽無掛,才可勇猛精進,坐忘長生。

這話當然沒錯。

修行不是請客吃飯,是刀光劍影,是生死一線,若是優柔寡斷,遲早死在路上。

所以他丟掉了泡泡。

因為他發現自己對泡泡有了感情,這種感情極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他的弱點。

在傀儡阿大儲存的儲物袋中,其實什麼也沒有。

一百年後,即便泡泡還未忘掉他,卻也不可能找到他了。

但此番化凡,方長雖未真正突破化神境界,卻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本心如何。

喜歡的就留住,厭惡的就毀滅。

他的心從未停止跳動,只是應該更加純粹。

他喜歡煙火氣的凡間,喜歡闔家歡樂,喜歡一個人的熱鬧。

但這種喜歡絕不會是他的束縛。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他對泡泡有感情,如果以後有他的對手抓住了泡泡來威脅他。

到時候他可能會猶豫,會妥協。

這就是他之前所擔心的事情。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發生,他丟掉了泡泡。

看起來無情,實際上卻是因為有情。

但現在,如果遇到同樣的情況,他可能只會毫不猶豫地將對手毀滅。

至於泡泡的性命,在它被抓住的那一刻已經不重要了。

他喜歡泡泡,可喜歡不是他的弱點。

這是一種最本質的自私和無情,也才是最真實的他,脫離了一切社會道德思想的束縛,也可謂之為——道!

道本無形,但由人感悟之後,就有了仙魔之分。

大愛世人,正義無私,便是人們眼中的仙;殘忍暴虐,陰險邪惡,便是人眼中的魔。

可兩者其實沒什麼本質的區別。

化神也好,化凡也罷,所追求都是明悟自己的道。

而順應本心,無拘無束便是他方長的道。

他在最後關頭救下了小石頭,並且消除了他們曾經的記憶,並且給了他們一份普通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