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三 赴會(第2/4頁)
章節報錯
人越是對某個概念依賴,就越是害怕失去。
就比如在戰場上,很多人對槍比對老婆還好,異常珍愛,抱著睡覺……
於是,力量捆綁的需要,就出現了。
且不說力量捆綁的願望強烈度,與一個人的自信呈怎樣的比例關係。就說這個捆綁。
偉力歸於自身,自身,身,也就是軀殼。
修行,單靈根,雙靈根,天靈根,這些也都是說軀殼。
說白了,這就和某些人生來就長了一張高階臉,而有些則需要不同程度的後天技術彌補,才能達到跟前者相提並論的程度。
那麼,當靈魂存在,並且可以出竅,可以奪舍,可以獨立存在的時候,軀殼,可不可以視作一輛車呢?
理論上,完全可以。
這就是軀殼乃是靈魂的第一工具,這樣一個說法的由來。
那麼,所謂的偉力歸於自身,就好比買車時選擇同類車型的豪華版,然後加了一堆高檔裝飾,以及各種改裝。
當人離開這輛車時,捆綁程度是高是低呢?
所以說,糾結於捆綁的方式,是搞錯了方向。
程度,才是關鍵。
一個只有一輛改裝車,另一個有鋼鐵俠的豪車庫,誰更牛嗶?
周寧覺得是後者,即便這些豪車,都沒有改裝車的效能,也不及改裝車開的順手,但就憑一條,可以N次試錯,就勝過前者。
更何況,不同人設,不同的玩法……
於是周寧想明白了,不再糾結於技術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他認為,這就象不再糾結於死的時候能帶走多少東西一樣。
死亡是一種終極失去。當這種失去發生時,什麼都帶不走。
相應的,捆綁的程度再高,也有破除的可能。
偉力歸於自身就不會死了麼?不會被困,不會失去了麼?
顯然不是。
軀體可以被毀滅,靈魂也能徹底消散。沒有絕對存在。
所以,人追求的,其實是一個自己認可的閾值。
達到這個閾值,就有安全感了,就覺得成功了,自我價值實現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系統舔狗,就做的很安心了。
爭取做一個對系統有用的、勞模式的優秀工具人,讓系統沒有解僱他的理由。
至於結局是什麼,又怎樣曲終人散,這個問題就像人終究會考慮自己將怎麼死,如何死的體面些一樣,先不急,急也沒什麼卵用,前路是黑的,絕對點,誰也說不上明天和死亡哪一個先來。
就這樣,周寧自己把自己給說服了。
此時此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土著們的苦修,真的是有點Low。
很多時候,吃苦受累,就是在遭罪,而並不能產生所謂的磨礪效果。不需要磨了,磨出來的都是負面情緒,而不能轉化為上進的動力,也不能強化某些必要的認知。
那還磨他幹啥?
沒辦法,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沒有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能是吃這個苦,受這個累。
那麼,這樣的一種現象,有什麼好自豪自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