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及嗎,能不能打得過,打得過了又能不能消滅?

一連三問就像是沉甸甸的大山,能把孔捷他們兩個人壓的喘不過氣來。

沉默了片刻。

孔捷咬牙切齒的說:“老子跟他們拼了,刺刀見紅,我就不信小鬼子是鐵打的。“

說出如此的話來,可見孔二楞子的外號沒叫錯。

另一方面也足以說明內心中的憋屈。

使用單發步槍,還沒有幾發子彈的八路軍,遇上了全部自動火力的日軍特戰隊。

明晃晃的代差擺在那裡。

指揮官絞盡腦汁,戰士們拼盡全力,在武器代差面前,顯得那麼無力。

這種無力會讓人絕望。

就像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停留在軍閥混戰模式的華國軍隊,遇上了大量裝備機槍火炮的日軍,根本打不過。

沒有火炮,少量的機槍一旦暴露火力,就會立即被日軍摧毀。

在日軍火炮轟炸,機槍掩護的迅猛進攻下,被打得潰不成軍,甚至是一面倒的屠殺。

被打的膽寒計程車兵,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上千人沒有秩序的潰散,被一百來個日軍追著打。

此時獨立團面對的情況,跟那時候極為相似。

不誇張的說,獨立團的戰士支撐到現在,沒有被打潰,已經是戰士們意志堅定了。

此時,正準備帶人繞過楊村的山本一木,遇到了第一小組的通訊兵。

“長官,第一戰鬥小組被對方哨兵發現,已經開始和八路軍交火。”

山本一木心裡咯噔一聲,出發前他就有不好的預感,沒想到勝利就在眼前,會在此處出問題。

此時已經沒有後悔的餘地了。

他低聲罵道:“八嘎呀路,命令第一戰鬥小組,撤!”

通訊員以為自己聽錯了,又問了一遍確認:“您的意思是,行動取消?”

“槍聲一響,戰機已經消失了。”

山本一木和其他軍事指揮官,對於戰爭的理解不同。

殺戮敵人的數量,對他來說毫無意義。

敵人的身份,才是最重要的。

此刻槍聲一響,大夏灣的八路軍總部,就會得到提醒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