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章刻意忽略了情報當中不恰當的時間,撿陳浩喜歡聽的講了些。

他還惦記打電話攪和了團座清夢的事,生怕團座不高興了收拾他。

代理參謀長王雲山附和他:“龍副團長說的很對,從以往的履歷來看此人膽大冒進,有很大機率會主動向我軍發起進攻。

雖然我們進攻敵人一樣能夠獲得勝利,但是打野戰還是比打攻堅戰容易的多,付出的代價相對小的多。

此人的到來對我軍是好事,十分有利。”

其他參謀的觀點差不多,眾人的觀點都很一致。

十五軍僅剩的三個師團兵力,不是他們川軍團對手了,區別只在於戰爭的打法,和要付出的代價多寡。

能少付代價,少死人,他們當然百分百樂意。

敵人的指揮官自然越蠢越好了。

如果牟田口廉也的指揮能力像資訊上那樣糟糕,等戰爭結束後,非得把他拉出來表揚對川軍團的幫助。

那不是“敵人”,是“友軍”!

“新司令官剛剛上任,熟悉部隊軍官,擬定作戰計劃需要一個時間,我們等著就是了。”

陳浩略作思索後澹澹的說道。

當然川軍團不能閒著,部隊要保持高強度訓練,繼續學習掌握新式武器。

把周圍潛在的敵人掃蕩一番,就當成大戰前的預演,給部隊長長經驗。

負責圍剿日軍游擊隊的龍文章,報告了最近圍剿的成果。

伴隨又有六架直升機投入,巡邏搜尋效率大大提升,已經剿滅了七支隊伍,消滅日軍五百餘人。

日軍殘餘的游擊隊伍被打怕了,已經紛紛撤離川軍團周邊一帶。

連續有兩天沒有發生任何襲擊事件,也沒有再發現日軍游擊隊的蹤跡。

“這事辦的不錯,應付游擊戰歷來是個老大難的問題。”陳浩對龍文章的能力是頗為讚許的,高興的誇獎了他兩句。

這件事換其他人來,不一定能幹好。

即使有直升機對地作戰具有極大的優勢,能否將作用發揮出來,也是學問本事。

可能對於現代經過專業培訓學習,有著較為豐富經驗的軍官不難。

但對於這一時代沒有接觸過,更沒有系統性學習的軍官,能指揮好,發揮出作用來就是才華體現。

參謀長王雲山也報告了一件喜事。

由日本俘虜組建的僕從一一川協軍,配合川軍團對周邊日偽控制的城鎮據點打擊,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果。

總共消滅日軍四百餘人,偽緬軍一千八百餘人,繳獲大量軍械物資。

重點攻下縣城三座,將三十餘個村鎮納入治下。

此舉不僅拓寬了川軍團周邊的安全活動範圍,還多了四十多萬人口勞動力。

眼下川軍團大搞建設,開發礦產、建設工廠,已經將周邊空閒的壯勞力盡數吸納,眼界有用工荒的危機。

在控制佔領區後,王雲山已經安排招募當地的壯勞力,往曼德勒匯聚。

如果說陳浩一開始下達的命令是一點零版本,王雲山則直接迭代到三點零版本,將陳浩沒有考慮到的一起做了。

王雲山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出如今的成績,這讓陳浩覺得提拔他為代理參謀長是個正確的選擇。

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幫手,陳浩要處理的事務能減輕許多。

只不過僅此一事,還不足以轉正。

陳浩誇獎了王雲山兩句,讓他再接再厲好好幹。

去掉參謀長前面的代理二字,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