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困難畏手畏腳,這不是帝國的精神。”

“打,不僅要主動打,而且要打大仗。”

飯田祥二郎斬釘截鐵給出的答覆,打了菊田次郎一個措手不及。

菊田次郎內心十分意外,他明明看到司令官對進攻作戰的計劃不滿,如果是否決的話他絲毫不奇怪。

但是司令官一反常態,到底是怎麼想的?

菊田次郎內心存疑,站起身繼續試探的詢問:“如何進攻敵人,還請司令官示下。”

飯田祥二郎將那份計劃報告推到他面前:“這份戰略進攻方桉我很滿意,但是還有加強的地方。

計劃太小家子氣了,川軍團不是好對付的,消滅敵人需要更多的兵力大炮和飛機,我會向上級申請調配。

參謀處放開手腳,給我做出一份更有勝券的計劃。”

菊田次郎猶豫了一下:“是,我明白了。”

拿著報告走出室內,往隔壁走的時候他在思索。

“司令官到底怎麼回事?”

菊田次郎昨天一晚上都沒睡好,一直在認真研究敵人的情報。

即使心有不甘,他也不得不承認敵人成了氣候,僅憑他們十五軍守城有餘,是不足以進攻消滅敵人。

或者說即便僥倖成功,他們要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

今早看過兩份作戰報告後,菊田次郎個人傾向於保守,同時認為一向理智的司令官,應該趨向於保守的計劃。

可是司令官給出的命令太反常了,不符合之前一貫的作風。

他並不是一個莽撞的人啊!

申請更多兵力、大炮和飛機,的確可以增加勝率。

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華夏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目前擁有3個軍8個師團。

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總兵力在二十餘萬人。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還有他們第15軍。

由於此前是他們第十五軍在進攻,兵力和資源大多聚焦在他們身上,四個師團十萬餘人佔到了整個方面軍一半。

現在一個師團被打垮,兵力損失一萬多人。

第十五軍可作戰兵力不足九萬。

第五十五師團與華夏軍隊在怒江一線對峙,可用來進攻川軍團的兵力只有兩個師團,六萬多一點。

這樣的兵力進攻一個擁有二百四十輛戰車,上百門火箭炮的敵人。

勝率實在渺茫。

反而會使自身陷入危險的境地。

向上面請求增調兵源武器,來一個師團夠嗎?

菊田次郎認為來兩個師團才是穩妥的,如此一來六個師團歸屬十五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