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碾壓這一時代最先進的噴氣式飛機,還需要有合格的飛行員才能開得起來。

經過諮詢,正在訓練的預備役飛行員們,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夠正式駕駛飛機作戰。

如此漫長的時間,陳浩等不起。

認真思索後,他放棄了自主培養,改引進。直接招募一批退役的飛行員,來駕駛這批飛機。

此前沒有這樣做,是有一些顧慮。

現代的人思想比較活泛,廣泛受利己主義思想影響,也就是說沒有忠誠度,有奶就是娘。

最初招募了兩千多技術員工人,那是因為陳浩有信心將他們控制在手中,不會製造出不可收拾的後果。

倘若讓他們拿上槍,開上坦克,指揮上一批人。

陳浩絲毫不懷疑會有人萌生自立山頭的想法,只要有機會,個個都是野心家。

因為陳浩就是那樣的人。

招募的飛行員中如果有人不忠誠,駕駛飛機叛逃了,後果嚴重的將難以想象。

陳浩思慮再三,還是認為不能因噎廢食。

設計一個防範於未然的制度,重點是給予與願意來的飛行員最好的待遇,最大程度降低不忠誠的風險。

一百萬安家費,薪水較現代翻三倍。

服務兩年,再發二百萬獎金,把錢先給到位了。

其次飛行員的待遇都按照營級軍官來,務必讓他們覺得川軍團非常重視。

還有什麼要求可以提出來,陳浩都會想辦法解決。

畢竟空軍對於川軍團,先進武器降維打擊作戰,會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如果21世紀的聯合國五常的部隊成建制,穿越到一戰前,甚至是拿破崙時代的話。

那對陣的雙方的結果,和屠殺也沒什麼區別了。

因為雙方是整個體系的碾壓。

九一年海灣戰爭,鷹醬怎麼吊打薩達姆的軍隊的?

他們之間的技術代差,不過是二十年左右,結果薩達姆的百萬大軍簡直就是土雞瓦狗一般就崩潰了。

還有個別武器以及伴隨產生的戰術,改變了戰爭的結果。

馬克沁機槍在和羅德西亞的祖魯人,以及蘇丹的托缽僧開戰時,

五十個人四挺機槍,對抗八千土著的進攻,

結果五千個土著死在機槍下。

他們迎著機槍衝鋒的勇氣可嘉,但是毫無作用。

圍繞著機槍和鐵絲網形成的戰術,在一戰時期:消滅了歐洲整整一代幾百萬的年輕男人。

高顱雄雞幾乎參軍的那代男人傷殘一半。

導致到了二戰,目睹前輩慘痛計程車兵們不願意打仗,直接舉起了白旗迎接德國人的進軍。

可以說馬克沁和鐵絲網,改變了法國的國運。

二戰,坦克和俯衝轟炸機的出現,一開始就改變了前線的打法。

閃電戰名聲大噪。

德波戰爭,德法戰爭,速度之快令人矚目,造就了德三一開始的輝煌。

陳浩不成熟的效彷,一個閃電戰把日軍第五十六師團閃了腰。

雖說招數不怕老,只要好用就行。

但是如果有能力有條件,誰都想用點更加有效的新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