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枚火箭彈落下來,打擊了一大片。

本野少佐等爆炸結束後,灰頭土臉的從地上爬起來。他的頭盔摔掉了,一抖落頭髮塵土撲簌簌的落下來。

狠狠的吐了幾口唾沫,把灌到嘴裡的塵土吐出去。

本野少佐望著被摧毀的炮兵陣地,悲從心中來:“該死的,又是火箭炮。”

面對如此猛烈的轟擊, 瞭解了實情的日軍,已經不會傻乎乎的以為這是一個炮兵營在開炮。

可這更令人絕望。

一輛跟九二式步兵炮差不多輕便的火箭炮發射架,五個人的火箭炮班,配上足夠的火箭彈,就能形成一個炮兵營的火力打擊。

當聚集的火箭炮數量足夠多時,一切目標都會被火箭彈覆蓋,化為飛灰湮滅。

曾經擁有炮火優勢的日軍, 在火箭炮面前就變得什麼也不是了。

強弱形式的轉換, 讓人實在難以接受。

可本野少佐哪怕心裡不接受,卻必須需要面對現實。

他必須解決困境,否則不斷落下的火箭彈,將會把他手中的籌碼全部消滅掉。

“傳我命令,第一第二小隊全線壓進,跟八路軍打貼身戰。”

“只要咱們跟八路靠的足夠近,他們的炮火優勢必將無從發揮。”

本野少佐補充了一句,既是說給傳令兵聽的,也是說給他自己聽的。

這一招是跟八路軍學的。

以往八路為了限制他們的火力優勢,打仗開不了幾槍,就會衝上來拼刺刀。

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炮火和機槍的火力優勢就無從發揮了。

但現在情況畢竟還不太一樣。

敵我雙方手裡全都是自動火器,靠得近了亂射都能殺死人,幾乎不存在大規模刺刀戰的情況。

貼近了作戰,能否讓八路投鼠忌器,不再大規模使用火箭炮?

“希望按我想象的那樣吧。”本野少佐心裡面實在沒底。

打到現在這個情況, 他幾乎喪失了率領部隊衝進八路軍總部,活捉八路軍首腦的可能。

現在繼續堅持, 無非就是賭一把, 再搏一個可能。

衝進村莊後就消失不見的第三小隊,此刻正在以一個另類的方式趕路。

帶隊的小隊長手裡有一張村莊的地形圖,詳細的繪製了村莊的屋舍佈局,大門朝哪開,水井有幾個,位置在哪裡。

這份地圖要是讓本村的村民看了,都會驚掉下巴。

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外人拿一張詳細的地圖就全知道了。

日軍繪製地圖就是這樣細緻可怕,更早的都能追溯到甲午戰爭,連海防炮臺上有幾座炮能開,都比守軍清楚。

第三小隊沒有走村道。

小隊長手裡地圖繪製了一條迂迴的路線。

士兵手裡拿著不久前粗製濫造的梯子,透過爬牆穿屋頂的方式,迂迴到了二道防線的後方。

周樹人曾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如此不走尋常路的方式,完全出乎了守軍的預料。

畢竟之前沒準備把這裡當戰場,倉促之間防守就有了很多疏忽。

不過,謀劃並不總是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