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瀅瀅正與傅老大夫前往池州,兩人一路花了大約七八日的時間,就出了旌德,到了青陽縣,恰巧又碰到了一個順路的商隊,便跟著他們一起走。

四月底的天氣,漸漸熱了起來,雖然天上現在不見太陽,但還是熱,是那種悶悶的熱。

池州地處大周朝中央位置,又有白松江在此地經過,所以這裡的商隊和船隊來往都很多。

靠近池州的地方,路邊都設有小店和茶棚,專門供應商隊和行人休息的地方。

茶棚夥計肩上搭著布巾,嘆了一口氣,道:“這鬼天氣,怎麼突然就熱起來了,往年也不見這麼熱啊。”

旁邊有歇息的茶客開口接道:“這說明老天爺要下雨了,夥計,加茶。”

茶棚夥計拎著銅壺過去,給他加了茶,笑著道:“您說得也有理,眼看這桃花汛一過,田裡的青苗都起來了,是該下雨了。”

正在這時,小路盡頭慢悠悠地晃出了一輛老牛車,車上坐著幾個人,朝茶棚的方向晃過來。

那夥計眼尖,連忙迎上去喊道:“幾位客人,趕路辛苦了,可要在小店裡喝幾杯茶解解渴?”

那牛車走近了,除了牛車的車伕以外,後面是坐著兩個人,一老一少,老的髮鬚皆白,約莫有五十來歲了,少的是個少年人,只有十七八歲,穿著青色的葛布長衫,生得十分俊氣,兩人正在說著話,聽見了這一聲喊,便紛紛轉過頭來。

老者說:“一路行來,是有些渴了。”

少年道:“那咱們就停下,歇息片刻。”

他說著,伸手拍了拍車轅,對車伕道:“勞駕,在那茶棚邊停一停,我們喝杯茶,您也來喝,算是咱們請的。”

車伕聽了,自然沒有不願意的,趕著車在路邊停了下來,少年率先從車上一躍而下,然後扶著老者下來,往茶棚的方向走過來。

茶棚夥計早就預備了一張乾淨的桌子,請他們坐下,又笑著問道:“幾位想喝點什麼茶?”

少年答道:“勞駕來幾杯解渴的粗茶就行了。”

“好嘞,”那夥計扯著嗓子應答:“您稍等!”

等茶上來的時候,少年便對老者道:“傅老,照您之前說的,算算時間,咱們應該要到了吧?”

那一老一少兩人正是從績溪出發,前往池州的楚瀅瀅和傅老先生。

他們這一路行來,也頗是波折,起先步行,後來又搭上了一隊商隊的順風車,走了七八日,租了一輛馬車,後來又換成了眼前的牛車,不可謂不辛苦。

傅老道:“是,差不多了。”

恰在這時,那茶棚夥計從裡面出來,給他們添茶,馬車車伕憨憨地道:“再走四里路就到了,我從前來過池州,認得路。”

茶棚夥計便笑著搭話道:“原來幾位是準備去池州城的麼?”

楚瀅瀅接道:“正是。”

茶棚夥計便道:“那可要快些趕路了,我瞅著這天色,下午就要下大雨了,您們可得抓緊時間進城去。”

楚瀅瀅謝過,傅老大夫道:“等進了城,我先去找我那位好友,與他碰個頭再說。”

楚瀅瀅點頭:“好。”

正在這時,旁邊有人談話,一人道:“秦老丈,您兒子不是進京趕考去了麼,怎麼樣?中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