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裡的情況大家也都瞭解,據小道訊息幾個合夥人有的想繼續磨合,有的想現在就分家,回到原來的狀態。從目前律所的情況看,合夥人層面雙方很難合到一起。”一位三十來歲,長得很精明的女律師低聲道。

“兩方的合夥人能合到一起才怪,對方的主任扣扣索索的,主意可正了,他說了就定下了,一言堂。

咱們律所的主任也不是大方的人,為了提成扣點的事擠兌走多少律師了,所以我說這是針尖對麥芒,雙方算是槓上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夏律師道。

“工資一個月五千,不給漲,提成倒是漲了,但是改為分期支付,當月提百分之七十,剩下百分之三十要到年底看錶現。

到了年底誰知道會怎麼樣!律師的評定標準又不公示,都是上面那幫人說了算,這不等於明升暗降嗎!”挨著夏律師坐的一位刀條子臉的男律師,撓著下巴道。

“說這些臭氧層幹啥!咱們嘮點實在的,你們都說說,咱們是走還是留?”一位四方臉的男律師道。

“對呀,咱們得早做打算了。我看咱們也找地方吧,小孩拉屎挪挪窩吧!老大想在這兒幹是因為他現在不靠著勞動業務賺錢,他有不少來錢的渠道,咱們不行啊!

要是這麼下去,咱們團隊的業務越來越少,最後肯定得被裁員。你們說呢?”四方臉男律師道。

“這麼下去走是早晚的事,大家有什麼好去處嗎?

咱們都是做勞動業務的,出來單幹,做提成律師不是不行,但是案源開拓不是咱們的強項,拿我來說,做提成律師也就勉強餬口,比現在強不了多少。我的意見是找個團隊,咱們幾個一起過去,好歹有個照應。”三十來歲的女律師低聲道。

“我想自己單幹試試,有沒有想出來單幹的,咱自己組個團隊!我聽別的律師說,咱們隔壁那個做智慧財產權的團隊已經有人出走了,單獨成立律所做智慧財產權業務。”刀條子臉男律師道。

“人家幹是因為有大客戶背後撐著他們,給業務做,其實他們一樣是做苦力,拿辛苦錢。咱們出去就得上市場上去搶,勞動業務量大,餬口應該不是問題,可是單打獨鬥很難賺到大錢,也不穩定!”夏律師道。

“我同學在一家大型律所,他們也有勞動團隊,就是不知道還招不招人,要不我打電話問下?”戴眼鏡的男律師猶豫道。

“問問吧,誰還有好去處?咱們多條腿走路。”三十多歲女律師道。

此時,趙松默默的抬起了手:“我知道一家律所正在招人!”

“那家?”夏律師隨口問道。

“遠方律師事務所!之前我跟他們主任見過一面,人挺好的,專業能力也很出眾。”趙松猶豫了下道。

“遠方律師事務所?聽著耳熟……,哦,他們主任是不是叫王川,最近他們律師宣傳的挺火爆的,說是最近又簽了一個大型國企的勞動合規專案。

他們所的勞動業務確實挺強的。”夏律師想了下道。

“我覺得多管齊下,誰還有認識的勞動團隊,咱們一起找找。

馬上年底了,以前每年都會發五到十個月工資作為年終獎,等領完年終獎咱們再轉所吧,要不多虧啊!。”四方臉男律師道。